地震等自然灾害往往具有发生突然,难以预料、危害大且影响广泛等特点,极大地超出个人及团体的应付能力,常常引起社会上许多人普遍出现心理压力和恐慌情绪,即心理危机。因此,抗震救灾中的心理干预和心理援助工作非常重要。本项目拟以灾后心理干预和心理援助为主线,从时间(应激阶段、灾后阶段、重建阶段)、空间(震中地区、震中周边地区、其他地区)、人群(直接受灾人群、旁观人群、外围人群)三个角度入手,开展震中直接受灾人群和旁观人群应激阶段的心理干预、灾后和重建阶段各类人群的心理援助工作。在救援实践的基础上,总结震后人群的心理应激及行为特点,选择试点,进行追踪研究和服务,开展受灾地区儿童及丧亲人员心理康复的系列工作。同时进行系统研究,建立完整抗灾心理援助计划,为政府决策提供预案。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职场排斥视角下服务破坏动因及机制研究——基于酒店一线服务员工的实证研究
行为安全损耗和激励双路径管理理论研究
二元悖论是否是真实的货币政策约束
JD-R模型、理论在行为安全研究中的应用及述评
Ordinal space projection learning via neighbor classes representation
玉树地震灾后心理-社会交互援助模式研究
面向非常规突发事件中救援人员紧急心理援助的“心理自助系统" 设计理论与实证研究
滇西北农村地震灾害的脆弱性分析与模拟
汶川地震灾害分析和救灾措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