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新准则在资产减值转回上,与国际准则存在实质性差异。国际准则规定计提的部分长期资产减值允许转回;新准则规定,长期资产减值一经计提则不得转回。这一差异的出现引起了理论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那么,这一实质性差异的理论基础和原因是什么?《资产减值》准则颁布前,上市公司是否存在利用转回已计提的减值准备操纵利润现象?该现象是否影响了会计信息的质量?新准则实施后的效果如何,是否实现了财政部想要实现的制定目标?是否导致上市公司计提资产减值过于谨慎,甚至在资产明显发生减值时有意不计提,而使资产价值不实和利润虚增?总之,这一准则制定是否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优化源配置效率呢?.通过本项目的研究,不仅可以对我国《资产减值》准则制定做一个全面的评价,而且可以对改进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工作和国际趋同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有经验证据支持的政策建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债务重组》会计准则的制定与修订:经验分析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无形资产减值测度研究
我国政府会计准则制定的动因、路径、内容和效果研究
主要国家和地区农业政策制定和执行经验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