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拟通过观察SLE患者MSC的异常变化以及比较正常人MSC对正常人及SLE患者T、B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分析正常人MSC对T、B淋巴细胞PI3K/Akt及其信号转导通路中下游分子蛋白表达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观察MSC治疗前后狼疮鼠T、B淋巴细胞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及周期蛋白的变化,探讨MSC对T、B淋巴细胞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可能机制,为MSC临床应用于SLE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为SLE的治疗提供新的作用靶点。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病因未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治疗手段众多,但缺乏有效而副作用小的方法。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因具有免疫调节性,不具有免疫抗原性,而成为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新方法。本研究通过比较正常人与SLE患者T、B淋巴细胞的增殖、活化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差异,探究BMMSC对SLE患者T、B淋巴细胞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可能机制。结果证明,SLE患者T淋巴细胞体外受刺激后活化异常,AKT、GSK3β磷酸化水平升高。BMMSC能抑制SLE患者T淋巴细胞的异常增殖及AKT/GSK3β信号通路的异常活化。同时,BMMSC移植治疗能降低狼疮鼠自身抗体浓度和尿蛋白量,改善肾脏病理,并能抑制狼疮鼠T、B淋巴细胞的活化增殖及降低AKT、GSK3β磷酸化水平。我们的结果提示,SLE患者淋巴细胞存在AKT/GSK3β信号通路异常,可能是SLE发病机制之一。BMMSC能改善狼疮病情,抑制SLE淋巴细胞的异常活化,其机制与抑制AKT/GSK3β信号通路相关。为BMMSC临床用于治疗SLE提供依据和作用靶点。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基于分形维数和支持向量机的串联电弧故障诊断方法
Himawari-8/AHI红外光谱资料降水信号识别与反演初步应用研究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HSP90抑制剂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SLE淋巴细胞增殖活化及治疗作用的研究
Akt活化结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实验研究
基质表面应力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
活化小胶质细胞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迁移、存活的作用及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