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药性是长期困扰药物治疗效果的严重问题,目前白念珠菌的耐药性已成为临床抗真菌治疗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本实验室前期大量的基因芯片研究结果提示,白念珠菌中两个尚未被克隆的新基因MIR1和IFD6与耐药性的形成有关。国外类似的芯片研究结果也从另一侧面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支持。然而,白念珠菌MIR1和IFD6的基因功能及其参与耐药性形成的分子机制未见研究报道。本项目拟在国内外首次克隆白念珠菌MIR1和IFD6的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东部平原矿区复垦对土壤微生物固碳潜力的影响
白郡符从脾胃论治外科疾病经验探析
IVF胚停患者绒毛染色体及相关免疫指标分析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白念珠菌未知功能基因CIP1的耐药相关性研究
白念珠菌生物被膜形成与耐药相关新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
ERG11基因G487T和T916C突变与白念珠菌氟康唑耐药关系研究
RTA2基因影响脂筏形成导致白念珠菌耐药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