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量研究显示,黄土高原晚第三纪红粘土为风成成因并具有重要的古气候研究意义;但在古气候信息的提取和认识上目前还存在很大的争议,迫切需要寻求新的古气候替代指标,特别是涉及铁元素变化的(如与磁化率、游离铁和颜色变化有关)、成因明确的矿物指标。针对红粘土中铁氧化物矿物认识不足这个关键环节,本项目提出对黄土高原若干红粘土剖面中赤铁矿和针铁矿进行系统研究,主要采用透射电镜和反射光谱相结合的研究手段,揭示红粘土剖面中赤铁矿和针铁矿含量变化的特点和控制因素,进一步认识红粘土的风化成壤本质和铁的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建立晚第三纪我国黄土高原赤铁矿和针铁矿演化的时间序列,深入理解晚第三纪红粘土发育时期的东亚季风气候特征。由于赤铁矿和针铁矿是表生环境中的常见活性组分,为多种环境变化的指示剂,因此本项目的开展对土壤学、环境科学和沉积学等研究也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当归红芪超滤物对阿霉素致心力衰竭大鼠炎症因子及PI3K、Akt蛋白的影响
粘土矿物参与微生物利用木质素形成矿物-菌体残留物的结构特征研究
石料资源特性对颚破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的影响
Ordinal space projection learning via neighbor classes representation
基于植物大化石定量重建云南景谷早中新世古气候
黄土高原晚新生代红粘土中白云石的分布、成因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黄土高原红粘土的10Be年代学和古环境指示意义
黄土高原红粘土中自生凹凸棒石分布及其古气候信息记录
赤铁矿的磁学机理及其地质意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