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对黄土高原粉沉积物(10)Be地球化学的性质和示踪环境的潜力以及定年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不同时代的红粘土、黄土-古土壤样品的(10)Be测量和地球化学组成分析,以及各种化学淋溶实验,获得了约7百万年来黄土高原风成沉积物序列地球化学的演化特征;认清了红粘土、黄土-古土壤中的(10)Be化学活动较弱,能够较好地保存这一特性;发现(10)Be浓度与这些粉尘沉积物的化学成分密切相关;建立了定量估计红粘土和古土壤化学风化程度的(10)Be方法;探讨了(10)Be浓度的化学指标多元线性模型在第三纪经粘土定年的潜力;另外获得了黄土高原(10)Be湿沉降通量等一系列重要的地球化学参数。这些发现、研究成果和新的认识对深入开展古环境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当归红芪超滤物对阿霉素致心力衰竭大鼠炎症因子及PI3K、Akt蛋白的影响
粘土矿物参与微生物利用木质素形成矿物-菌体残留物的结构特征研究
Ordinal space projection learning via neighbor classes representation
介孔NH_2 - Ce-Pr-O 合成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
基于纳米铝颗粒改性合成稳定的JP-10基纳米流体燃料
黄土高原晚新生代红粘土中白云石的分布、成因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黄土高原新近纪红粘土碎屑锆石的时空分布特征及物源区指示意义
伊朗黄土高原晚新生代风成红粘土序列的磁性地层和古环境记录研究
黄土高原红粘土中赤铁矿和针铁矿的含量、成因和古气候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