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开展SLE患者B淋巴细胞活化异常机制的创新性研究。采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CpG岛芯片,限制性标记基因组扫描(RLGS)技术对样本中组蛋白H3K4me3,H3K27me3,H3乙酰化及CpG 岛甲基化状态进行分析,获得SLE患者B淋巴细胞全基因组组蛋白H3K4me3,H3K27me3,H3乙酰化及甲基化状态发生改变的CpG岛,利用荧光定量PCR验证候选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及乙酰化状态,并明确其候选基因表达情况,分析H3K4me3,H3K27me3,H3乙酰化及CpG 岛甲基化对其表达的调控机制。进一步运用siRNA及药物5-氮胞苷、丙戊酸探讨特异候选功能基因其组蛋白H3K4me3,H3K27me3,H3乙酰化及CpG岛甲基化状态在SLE发病机制中所伴演的角色。项目开展极可能挖掘一些新的特异表观调控候选因子,成为诊断标记物及药物靶点,为开发新型B细胞靶向治疗生物制剂积累资料。
课题开展SLE患者B淋巴细胞活化异常机制的创新性研究。采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CpG岛芯片、限制性标记基因组扫描(RLGS)技术对样本中组蛋白H3乙酰化、H3K4me3、H3K27me3及CpG 岛甲基化状态进行分析,首次获得或发现:(1)SLE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编程紊乱的全基因组组蛋白H3乙酰化、H3K4me3、H3K27me3及DNA甲基化CpG岛图谱;(2)获得了SLE特异性组蛋白H3乙酰化、H3K4me3、H3K27me3及DNA甲基化候选功能基因,证实其与SLE患者B淋巴细胞异常活化相关;(3)运用RNAi可特异性使SLE患者的B淋巴细胞H3K4me3水平降低或/和H3K27me3水平升高;(4)药物5-氮胞苷可明显抑制SLE患者B淋巴细胞的DNA甲基化,药物丙戊酸可增强其H3乙酰化;(5)初步建立了SLE患者B淋巴细胞紊乱相关的组蛋白H3乙酰化、H3K4me3、H3K27me3及DNA甲基化调控网络模型。上述结果揭示了候选功能基因及其组蛋白H3乙酰化、H3K4me3、H3K27me3及CpG岛甲基化状态在SLE发病机制中所扮演的角色,为发现诊断标记物和药物新靶点提供了可能性。此外,本项目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研究论文4篇,其中2篇为SCI收录。申报国家专利3项。在本项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课题组先后中标广西省自然基金1项、深圳市课题4项。以本项目为依托,共培养博士研究生1名和硕士研究生4名。总而言之,本项目取得了预期的研究成果,并基本完成了预期的考核指标。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An improved extraction method reveals varied DNA content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shells of Pacific oysters
DNA storage: research landscape and future prospects
The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male infertility associated with sperm DNA fragmentation
植物中蛋白质S-酰化修饰的研究进展
Modeling the relationship of diverse genomic signatures to gene expression levels with the regulation of long-range enhancer-promoter interactions
单卵双生SLE患者淋巴细胞活化相关基因的筛选和鉴定
淋巴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Spi-B在肺癌免疫逃逸中的功能和机制研究
SLE患者CDKIs基因甲基化状态在淋巴细胞凋亡机制中的作用
淋巴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Aiolos在肺癌转移中的功能和调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