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头状花序顶生,其雄性不育系的选育解决了杂交育种中人工去雄的难题。目前,全世界向日葵杂种生产仅使用了单一的PET1型细胞质,一旦遭受病原菌侵袭,向日葵生产将会减产,因此需要发掘新的雄性不育类型,增加细胞质遗传多样性。申请人在多年田间杂交、回交基础上,发现了一种新的不育类型GIG2,并创制了不育系、保持系材料。本项目拟在此基础上,以正常胞质(H.annuus)为参照,采用细胞学手段比较GIG2与PET1小孢子发生过程,确定花粉败育发生的时期;采用Southern Blot等分子生物学方法从线粒体DNA序列结构、转录产物以及蛋白表达水平对不育类型GIG2进行系统分析,并与PET1作比较,旨在寻找控制GIG2雄性不育性在线粒体上的相关基因位点、序列特征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本项目的实施不仅为向日葵雄性不育基因的挖掘奠定了基础,而且对建立以GIG2为基础新的向日葵三系配套制种方法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线粒体自噬的调控分子在不同病生理 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青藏高原--现代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演化枢纽
不同湿地植物配置对扑草净的吸收和去除效果研究
住区生物滞留设施土壤生境与种植策略研究
不结球白菜CMS新种质不育分子机理的研究
显性纯合太谷核不育小麦新种质的创建和保存
柑橘胞质杂种安全高效早期筛选与雄性不育新种质创制
向日葵细胞质雄性不育核恢复基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