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二叠纪末大灭绝之后的龙鱼类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102011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5.00
负责人:吴飞翔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4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4-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孙元林,王钊
关键词:
辐射演化华南地区龙鱼类低等辐鳍鱼类系统分类学
结项摘要

近年来,在华南地区众多早中三叠世地层中涌现了大量龙鱼类化石,其数量之众,保存之好,属种分异度之高,远非国外其他地区已知的同类材料所能比拟。它们为全面了解这一独特类群的形态特征,探讨其演化历史以及其在低等辐鳍鱼类中的系统位置等诸多问题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其丰度和分异度也显示龙鱼类曾是华南二叠纪末大灭绝之后海洋生态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其生物多样性面貌及其演化历史的研究无疑是认识二叠纪末大灭绝以来海洋生态系统组成及其发展变化的重要内容。本项目拟对该地区所产的早中三叠世龙鱼类化石进行详细的形态解剖学和系统分类学研究,辅以发育学,形态功能学和沉积学的认识,探讨这一时期华南地区龙鱼类辐射演化的过程和特点,厘定龙鱼类各级分类单元的鉴定特征,确定龙鱼类在低等辐鳍鱼类中的系统位置。

项目摘要

作为中生代早期一种典型的肉食性辐鳍鱼类,龙鱼是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后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演化历史是这一地史时期海洋生态系统复苏和重建过程的重要内容。本项目重点对我国云贵地区中三叠世海相地层中的龙鱼类化石进行了细致的形态学和系统学研究,共识别了5个形态差异明显的种类,它们在运动器官(如鳍)和摄食系统(如牙齿和颌)等方面与已知龙鱼显著不同,这表明该时期龙鱼类在运动方式和食性等方面曾出现明显的分化,是当时海洋生态系统全面恢复阶段的一个缩影。此外,在大量形态学信息的基础上,本项目对龙鱼类在辐鳍鱼类中的系统位置以及龙鱼类内部的分类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支持龙鱼类是软骨硬鳞鱼类基干类群且与鲟形鱼类有着最近亲缘关系的论断;确认龙鱼类代表属龙鱼属(Saurichthys)并非单系类群,为将来龙鱼类内部分类框架的重新确立奠定了基础。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DOI:10.15957/j.cnki.jjdl.2016.12.031
发表时间:2016
2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DOI:10.13836/j.jjau.2020047
发表时间:2020
3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DOI:10.14067/j.cnki.1673-923x.2018.02.019
发表时间:2018
4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DOI:10.11918/j.issn.0367-6234.201804030
发表时间:2019
5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DOI:10.16506/j.1009-6639.2018.11.016
发表时间:2018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华南奥陶纪末大灭绝后的珊瑚动物残存研究

批准号:41602008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王光旭
学科分类:D0201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华南奥陶纪末大灭绝中笔石生物古地理研究

批准号:41802017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张琳娜
学科分类:D0201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西藏相”二叠纪地层的地化特征与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型式

批准号:40473003
批准年份:2004
负责人:曹长群
学科分类:D0301
资助金额:3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华南奥陶纪末大灭绝后复苏期腕足动物定量研究及其古生物地理意义

批准号:41472006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黄冰
学科分类:D0201
资助金额:9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