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叠纪软骨硬鳞鱼类(龙鱼类和比耶鱼类)的形态学和系统学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472019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92.00
负责人:吴飞翔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4
结题年份:2018
起止时间:2015-01-01 - 2018-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张弥曼,金帆,耿丙河
关键词:
系统学比耶鱼类龙鱼类三叠纪形态学
结项摘要

The project involves in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s of the morphology and systematics of two Triassic chondrostean lineages, saurichthyiform and birgeriiform fishes, which lie within the centre of the debates on the systematics and taxonomy of the Chondrostei. Based on numerous newly discovered fossil material, it intends to enrich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morphology of the these groups. Upon detailed morphological investigations and comparison with the acipenseriform fishes, this project is set to include phylogenetic analyses which aim to resolve the intrarelationships of saurichthyiform and birgeriiform fishes, respectively, and also their systematic status within the lower actinopterygian phylogeny to test their possible affinities with the acipenseriform fishes. By analysing the ecologically relevant features, the project also aims to further study the ecology and adaptive diversification of the saurichthyiform and birgeriiform fishes (especially the former), thus shedding new light on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Triassic biotic recovery and radiation in the marine realm after the end-Permian mass extinction.

龙鱼类和比耶鱼类与鲟形鱼类可能有着较近的亲缘类群,对软骨硬鳞鱼类的系统发育学和分类学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本项目拟对我国三叠纪地层中的龙鱼类和比耶鱼类新材料进行深入细致的形态解剖学工作,积累丰富的形态学信息;通过分支分析方法讨论龙鱼类和比耶鱼类内部及其与其他低等辐鳍鱼类的系统发育关系,重点探讨龙鱼类和比耶鱼类与鲟形鱼类之间的系统关系,完善和更新目前有关低等辐鳍鱼类包括软骨硬鳞鱼类系统发育关系的假说,明确软骨硬鳞鱼类的系统位置及其分类框架。此外,通过形态比较分析,总结龙鱼类和比耶鱼类的生态特点,重点关注龙鱼类的生态分异与种间生态关系,以增进对二叠纪末大灭绝之后海洋生态系统复苏和辐射过程的认识。

项目摘要

在青年基金项目《华南二叠纪末大灭绝之后的龙鱼类》的基础上,对我国三叠纪软骨硬鳞鱼类展开更深入的研究。报道了两个龙鱼新种类,并纳入了北欧三叠纪龙鱼材料的研究。在辐鳍鱼类演化史上,龙鱼是最早拥有狭长体型的鱼类,与此相对应的是其独特的每一体节含两个髓弓的脊椎骨结构。本项目通过对龙鱼类脊椎骨在类群内部演化过程的全面梳理,揭示在龙鱼类演化历史中,其背侧的脊椎骨一直保持着每体节两个髓弓的结构,而腹侧脉弓(以尾区为例)却曾出现过一分为二,随后前后脉弓相继向远端发育脉棘的重要转变。并注意到这一变化发生在中三叠世早期,与龙鱼类开始快速辐射的时间吻合,而这一时期也正是海洋生态系统历经晚二叠世大灭绝、早三叠世快速复苏进而全面辐射的节点。有趣的是,脊椎骨背侧髓弓形态变化趋势与龙鱼类外骨骼(体表鳞片)的变化呈比较明显的负相关,即脊椎骨髓弓结构越复杂时外骨骼(鳞片结构,鳞列数目)越退化。上述内外骨骼的相关性变化,可见龙鱼类在演化过程中,为在水中快速游动(捕食或避敌)时保持狭长身体的稳定性,将阻力最小化曾不断调整自身内外骨骼的解剖结构,而外骨骼退化并强化脊椎骨的策略显然更具优势。鉴于这样的现象在已知化石和现生辐鳍鱼类中十分罕见(肉鳍鱼类中也尚未见类似记录),且新的材料和数据正在补充,如何在更宏观的框架内审视这一演化现象,讨论它在鱼类演化史上的意义,仍需进一步的工作。 . 项目根据龙鱼新材料,报道了龙鱼类在生态适应上的新模式。云南罗平动物群里一种小型龙鱼Saurichthys spinosa,头部、躯干、内骨骼构造在背腹向趋于扁平,头部下侧感觉管与同类相比显示一定程度的退化,据此我们认为这可能代表着龙鱼类一种新的底栖生活的适应策略,是龙鱼类大发展时期的一个缩影。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DOI:10.19701/j.jzjg.2015.15.012
发表时间:2015
2

青藏高原--现代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演化枢纽

青藏高原--现代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演化枢纽

DOI:10.1360/SSTe-2019-0112
发表时间:2020
3

特斯拉涡轮结构参数影响分析及应用前景

特斯拉涡轮结构参数影响分析及应用前景

DOI:10.16146/j.cnki.rndlgc.2022.07.005
发表时间:2022
4

一种快速的数学形态学滤波方法及其在脉搏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一种快速的数学形态学滤波方法及其在脉搏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DOI:10.19650/j.cnki.cjsi.J1905818
发表时间:2020
5

星形四面体型索穹顶构形和预应力分析方法

星形四面体型索穹顶构形和预应力分析方法

DOI:10.13465/j.cnki.jvs.2021.09.012
发表时间:2021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浙江、江西志留纪基干盔甲鱼类的形态学与系统学研究

批准号:40872020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朱敏
学科分类:D0201
资助金额:4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云南早泥盆世肺鱼类的形态学与分支系统学研究

批准号:41202016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乔妥
学科分类:D0201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银鱼科鱼类的分子系统学和保护遗传学研究

批准号:30440025
批准年份:2004
负责人:张洁
学科分类:C0402
资助金额:10.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4

中国晚二叠世-三叠纪辐鳍鱼类的演化及全骨鱼类的起源

批准号:41272002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徐光辉
学科分类:D0201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