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城乡结合部自然-社会双重作用下的景观修复机制与模式研究——以苏南地区为例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878144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0.00
负责人:陈洁萍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东南大学
批准年份:2018
结题年份:2022
起止时间:2019-01-01 - 202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ANNE WHISTON SPIRN,葛明,王晓俊,唐军,杨冬辉,徐宁,杜嵘,王君美,方浩宇
关键词:
景观修复模式苏南地区城乡结合部景观修复机制自然社会双重作用
结项摘要

The Study on the Mechanisms and Patterns of Landscape Restoration and Reclamation under Natural-Social Dual influences in Urban-Rural Fringe of China, is based on the urgent crisis happening there,such as ecological deterioration, fragility and fragmentation both in ecology/natural and social system, unsustainable and inefficiency in landscape restoration practice——in time of rethinking the urban-rural relationship and searching for the new ways of development in contemporary China. Taking cases study on southern area of Jiangsu province, the research will focus on 1.Exploring how to research the types of landscape restoration and reclamation,based on digital technique,creative mapping and analyzing the rules of their emergence; 2.Exploring how to set up the model of landscape restoration and reclamation under natural-social dual influences, in considering the mechanisms between evaluation indexes of ecology, economy and living quality, in ways of problems-oriented; 3.Exploring how to set up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guidelines as well as the management, supervising and feedback system of landscape restoration, within the existing Chinese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system. The research will improve the effective operation of landscape restoration in urban-rural fringe, expand the meaning and methods of contemporary landscape restoration.

当代中国城乡结合部自然-社会双重作用下的景观修复机制与模式研究这一课题是在目前中国反思城乡关系,推动城乡共同发展的背景之下,针对城乡结合部大量存在的环境恶化、景观破碎、修复问题突出、修复工作开展困难的现状,针对景观修复研究的紧迫性和普遍性而提出的。本课题立足于苏南地区城乡结合部的典型景观修复问题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提出:1、城乡结合部的景观修复问题复杂,需要深入研究修复类型,基于数字景观技术,探讨创新的图示化方法,分析其成因及变化规律;2、城乡结合部景观修复受自然与社会的双重影响,需要建立以问题为导向的景观修复模型,探讨其中的生态、生产与生活各因素之间的作用机制;3、城乡结合部的景观修复实践需要发展适宜的景观修复模式,编制景观修复导则,建立景观修复管理监督反馈机制。这一研究将促进城乡结合部景观修复的有效运作,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并拓展当代景观修复研究的内涵与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项目摘要

在当前中国城市发展从增量转为增存结合的背景下,城乡结合部普遍存在的景观格局破碎、闲置地与低效用地密集、景观修复工作开展困难等一系列问题迫切需要被深入研究。.本课题选取南京城东城市边缘区为研究对象,以类型化问题为导向,对城市边缘典型的景观待修复问题展开了从宏观到微观的跨尺度系列研究,关注社会-自然双重作用机制,关注场地建造的设计方法论,初步建立了一套理论联系实践的研究框架。其核心成果包括:1)在宏观尺度上研究了城市边缘动态发展区整体景观格局破碎化现象、闲置地问题以及景观空间网络断裂现象;中观尺度上研究了城市边缘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对局部片区造成的环境隔离问题,以及通过低效用地景观化再利用,统筹城市边缘工业园区产城融合与大遗址保护展示之间用地矛盾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聚焦到小尺度的城市边缘的社区环境问题,包括探讨安置房小区内高架桥下闲置空间的再利用可能性,跨越公铁并行区构建城市边缘生活型街道网络等具体问题,发展出针对无名景观的场地建造设计方法论。2)借力数字景观技术,发展了一系列应用性技术方法。包括建立城市边缘闲置地的快速识别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对闲置地从建设适宜性到生态适宜性进行评价,并提出针对性景观修复策略;发展通过社会网络方法研究景观连接度这一途径,将城市边缘景观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社会网络系统进行评价和分析,来优化网络结构和生态系统服务的人文特征。发展一种适应复合多目标选线的最小累计阻力模型运用技术,为协调统筹城市边缘用地矛盾这一普遍问题建立一种普适性工具。3)与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合作,初步建立了针对特定区域特定问题的长期的研究体系,通过筹划系列竞赛逐步扩大社会认知度和社会影响力,并通过优选方案的建成真正回馈社会,实现研究的社会价值。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DOI:
发表时间:2016
2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3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DOI:10.18402/resci.2020.12.01
发表时间:2020
4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DOI:10.12054/lydk.bisu.148
发表时间:2020
5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陈洁萍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我国城乡统筹进程中的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问题研究——以城乡结合部为例

批准号:71250001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马静
学科分类:G0305
资助金额:10.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2

空间利益视角下的乡村空间重组与调控机制研究——以苏南地区为例

批准号:41301191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丁金华
学科分类:D0109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政策分析角度下1980 年代以来城乡景观整体演变研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

批准号:51208348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张春彦
学科分类:E080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基于空间绩效的城市空间增长模式选择与结构优化研究:以苏南地区城市为例

批准号:51208330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张振龙
学科分类:E080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