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绩效的城市空间增长模式选择与结构优化研究:以苏南地区城市为例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20833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5.00
负责人:张振龙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苏州科技大学
批准年份:2012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3-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黄耀志,郑皓,彭锐,于淼,陈超君,傅德仁,苏善君
关键词:
空间绩效空间增长模式选择结构优化苏南
结项摘要

Since the Chinese economic reform, China has entered a period of rapid urbanization. Urban space grows rapidly and urban sprawl has become a serious problem in China. The rapid growth of urban space results in land use inefficiencies. The study of urban spatial performance is therefore very necessary for the improvement of urban spac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and spatial performance.The explor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rowth of urban space and space performance will have significant importance on China's urban spatial theory and urban land use efficiency. In this stuy, cities in southernJiangsu Province are selected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growth patterns of urban space, th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and the spati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lso we investigate the main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spatial performance of urban spatial growth pattern and spatial structure in low performance. This study puts forward a route for urban growth and spat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and proposes policies and planning measures for high urban spatial performance and land use efficiency.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了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空间加速增长,出现了"城市蔓延"。面对城市空间快速增长以及由此引起的土地利用低效问题,城市增长的模式和空间结构如何适应新的土地开发将是重要的研究课题。要提高城市空间利用效率,城市空间增长和空间结构的绩效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本项目从空间绩效的理论解析入手,研究城市空间增长、空间结构与空间绩效的关系,构建城市空间增长、空间结构与空间绩效的研究框架,希冀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城市空间理论,对提高我国城市空间绩效和土地利用效率有积极的意义。本研究以苏南城市为例,分析苏南城市空间增长的模式、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特征,并对其进行空间绩效评价,分析影响空间绩效的主要因素,解析低绩效城市空间增长模式和空间结构产生的原因,提出高绩效的城市增长模式和空间结构优化的路径选择,并探索提高城市空间绩效和土地利用效率的政策和规划措施。

项目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城市空间增长,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城市蔓延”。在面对城市空间快速增长以及由此引起的蔓延、无序与土地利用低效问题的情况下,城市增长的模式与政策如何适应新的土地开发方式和城市空间结构的重构将是重要的研究课题。因此,研究城市空间增长与空间绩效的关系,构建城市空间增长及其空间绩效的分析框架,有助于加强对我国城市空间增长效率规律的认识,对提高我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有积极的意义。.本研究原计划中的核心内容为空间绩效的概念解析和框架体系构建、城市空间增长与空间绩效以及城市空间结构与空间绩效等三个方面。但是虽然相关文献的逐渐丰富,空间绩效的相关内容逐渐增多,本研究不在注重概念的解析和重新构建体系框架;另一方面,目前城市发展的趋势逐渐从增量发展转变为存量发展,城市空间增长的研究逐渐减少,转而更加注重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因此,本研究也进行了计划和内容的调整,将主要研究聚焦于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空间绩效,并从城市环境绩效、社会绩效、交通绩效几个方面深入研究。.从交通绩效视角,探讨城市空间结构与职住平衡的关系。利用GIS 空间分析技术,基于交通出行调查数据,从不同的空间尺度测度苏州市职住空间的结构特征和职住平衡情况。研究认为,苏州市总体职住平衡处于合理范围,但职住空间分异明显;研究从城市规划、城市交通和住房等城市发展政策方面提出优化职住空间的建议。.从社会绩效视角探讨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其优化。本研究以公共交通布局为对象,对苏州城市公共交通布局进行公平性评价,建立了城市功能区、街道和居住区三个空间层次的评价单元,形成了社会绩效评价体系。研究认为苏州公共交通的可达性和服务水平呈现从城市中心向外围衰减的趋势,城市中心的公共交通的可达性和服务水平高于城市的外围地区,公共交通的城乡差异比较明显,体现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上的城乡差距。.从城市环境绩效视角,探讨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出行碳排放的关系,并提出空间结构优化建议。通过构建城市形态指数、居民社会经济指数和交通出行碳排放的关系模型,探讨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城市空间形态指数与影响出行碳排放的主要居民行为指数的相互关系,并找到优化居民低碳出行的规划策略。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DOI:10.15957/j.cnki.jjdl.2016.12.031
发表时间:2016
2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3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DOI:
发表时间:2016
4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DOI:10.11821/dlyj020190689
发表时间:2020
5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张振龙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城市空间扩展模拟与优化——以苏南地区为例

批准号:41401187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李平星
学科分类:D0109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沿海大都市制造业区位选择与空间优化——以苏南地区为例

批准号:40771053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陈雯
学科分类:D0108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产业集聚的水污染效应与空间优化研究——以苏南地区为例

批准号:70703033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赵海霞
学科分类:G0412
资助金额:1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基于非点源污染控制的城市空间发展优化模式研究-以烟台市为例

批准号:30800149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吴晓青
学科分类:C0307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