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城市与建筑学科发展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出现了景观学转向,景观都市主义(Landscape Urbanism)是这一转向的集中体现,它是设计学科发展的前沿课题,也是应对后工业时代以及我国目前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基质碎片化、流动化所急需研究的新内容。它将有助于整合景观、城市、建筑设计学科,对于探讨如何协调自然过程和城市发展共同走向人工生态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题研究景观都市主义的理论模型和技术策略及其具体应用,主要内容为:一、研究景观都市主义的理论模型,重点发展景观模型(Scape-Model);二、发展操作性景观都市技术策略,拓展地图术(Mapping)的功能,突出3DGIS 等数字技术和Scenario规划方法的应用;三、研究景观都市主义的技术应用,重点针对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南京出现的空墟化(void)现象和基础设施变迁状况进行专项研究,并建立景观模型与规划设计之间的联运机制。
景观都市主义(Landscape Urbanism)表现了当代城市与建筑学科发展中的景观学转向,被视为后工业时代城市发展的一种新思路,在国内外深受重视。本课题着重针对我国目前快速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城市基质碎片化、流动化与集约发展的矛盾,在分析概括景观都市主义的历史脉络的基础上,在理论模型和技术策略两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建立景观模型(Scape-model)的目的、方法和必要性,指出在城市建设时空缝隙中挖掘城市景观资源潜力,进行微观整合,实现设计与管理的有效结合,寻找更低廉更具社会价值的塑造城市景观的方法;并深入拓展了地图术(mapping)的方法和功能,提出mapping of/mapping for/mapping within/mapping out 四种思路,以及在园林图中“身体”和“空”在园林或景观设计中的价值;同时分析了数字水文地形模型在城市水系生态基础设施设计与建造过程中的运用。这些研究成果共同构建了景观模型中地图术的多种输入与输出方式,并针对南京下关滨江城市更新区的景观基础设施变迁进行了实践运用,以检验地图术在景观模型的不同阶段可以扮演的不同角色。但由于城市建设的暂时停滞,这一实践研究有待深化。除此之外,课题组还对苏黎世城市公园以及香港郊野公园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3年来,项目组成员出版专著1部,发表了5篇期刊论文,其中4篇刊登在核心期刊上,完成硕士论文2部,完成相关实践项目多项,开设相关课程3门。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1例脊肌萎缩症伴脊柱侧凸患儿后路脊柱矫形术的麻醉护理配合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苏南地区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形态生成与操作的一种景观都市主义方法
典型亚热带丘陵地区土壤-景观定量模型与制图应用研究
领域重构与大都市区管治研究:对南京大都市区行政区划调整的实证分析
景观特色审美结构理论及其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