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民众国家认同的形态结构及行为政策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71774181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48.00
负责人:景怀斌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山大学
批准年份:2017
结题年份:2021
起止时间:2018-01-01 - 202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詹小美,夏瑛,黄伟豪,吴木銮,傅承哲,冯捷,丁太平,苏泽宇
关键词:
政策评估政策工具公共政策政策意识形态政策制定
结项摘要

National identification of Hong Kong people has become a prominent social challenge to th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policy. Based on previous findings and within a framework of Institution-Psychology, our study discusses morphology, features and mechanisms of national identity of Hong Kong people and evaluates effects of typical public policy on national identity aiming to explore behavioral policies and policy tools for strengthening national identity of Hong Kong people. Our research includes: 1. to investigate semantic structures and forms of national identity of Hong Kong people through interviews and semantic analysis; 2. to clarify competing factors influencing national identity of Hong Kong people, i. e. the competing mechanism of culture, politics and interests by adopting IAT experiment; 4. to evaluate effects of Hong Kong public policy on national identity through interviews and experiment; 4. to construct tools for behavioral policies through survey experiment. Our research shows innovativeness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1. The framework of "institution-psychology" combines institutions binding and cognitive mechanisms of public issues; 2. Our clarification of particular competing factors and mechanisms of national identity of Hong Kong people will theoretically contribute to the study of national identity; 3. Present study will theoretically expand behavioral science and methodology.

香港民众的国家认同问题已成为影响“一国两制”顺利推行的重大社会挑战。基于现有成果,本研究在制度-心理框架下探讨香港民众国家认同的形态结构、特征与作用机制,并通过对代表性公共政策的国家认同效应评估,寻找促进香港民众国家认同的行为政策及政策工具。研究内容为:(1)香港民众国家认同的语义结构与形态,拟通过访谈、语义分析进行;(2)香港民众国家认同的本土与国家的竞争性影响机制,如文化、政治、利益的竞争机制,以IAT实验法进行;(3)“一国两制”代表性政策的国家认同效应评估,以访谈、实验室实验进行;(4)行为政策工具构建,以问卷实验法(survey experiment)进行。本研究的创新点为:(1)“制度-心理”的研究视野,兼顾了公共问题的制度约束与认知机制;(2)香港民众国家认同的独特的竞争要素与作用机制,对国家认同问题的研究有理论的贡献;(3)行为政策科学和方法论的理论拓展。

项目摘要

香港民众的国家认同问题成为影响“一国两制”顺利推行的重大社会挑战。近年来,香港出现诸如“占中”、“旺角暴动”"反修例“,乃至“港独”思潮,对“一国两制”、中华民族的发展构成了重大挑战。本项目即针对此现实问题展开研究。立项以来,围绕课题研究设计,并根据形势发展,以制度-心理分析框架和行为公共政策为基础,开展了这几方面研究:(1)香港民众国家认同的意义生成心理机制;(2)“一国两制”代表性政策的国家认同效应评估;(3)“港独”构建的冲击-话语模式:机制与对策;(4)内地高校港澳生的国家认同感调查;(5)内地高校港澳生对《港区国安法》的认知与遵从调查;(6)港澳跨境发展政策的行为效应及其政策启示。重要研究成果为:研究一发现,香港“一国两制”的政治、社会环境形成了香港民众国家认同的三维竞争机制,即文化维度、政治维度以及利益维度上的本土认同和国家认同竞争决定着香港民众的国家认同状况与取向;研究二发现,政策类型和政治认同感启动状态的主效应达到显著性水平,政治类型政策评价显著低于经济和文化类型政策,政治认同感启动后,所有政策评价均出现显著性下降;研究三发现,高度自由化、有政治立场的媒体构建了“港独”话语空间;“港独”话语激活了的意识形态(国家认同竞争机制),促生“正义感”“高尚感”的“港独”群体事件。如此连环互动,形成了“港独”思潮;研究四发现,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和利益认同对内地高校港澳生的国家认同感有内在一致性的正向影响,其中,利益认同的中介效应突出且最强。提升政策利益获得感是培育港澳生国家认同感的有效途径。研究五发现,受访港澳生对《港区国安法》法律遵总体偏上,但强制效应大于自愿效应,消极遵从多于积极遵从。“修例风波”以来,内地高校港澳生的国家认同明显下降。国家认同对“国安法”的知晓度、合法性与有效性方面有中介作用,“国安法”的自愿遵从不是知识性问题,而是价值观问题,为政治认同所左右;研究六发现,144项跨境发展政策文本分析表明,政策知晓度、获得感、政治、文化和利益认同对政策行为效应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其中政治认同作用突出;物质主义不能促进政策行为效应,科教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则能够显著促进。政策获得感、社会责任感是关键中介。此外,本研究在方法论和国家认同的文化心理方面也有所推进。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DOI:
发表时间:2018
2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DOI:10.16506/j.1009-6639.2018.11.016
发表时间:2018
3

货币政策与汇率制度对国际收支的影响研究

货币政策与汇率制度对国际收支的影响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2
4

政策驱动下石羊河流域生态效应变化分析

政策驱动下石羊河流域生态效应变化分析

DOI:10.13870/j.cnki.stbcxb.2020.06.027
发表时间:2020
5

基于EPR 政策的耐用品设计寿命的决策研究 ———从计划报废的视角

基于EPR 政策的耐用品设计寿命的决策研究 ———从计划报废的视角

DOI:
发表时间:2020

景怀斌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返乡旅游与海外华裔儿童国家认同建构

批准号:41871139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李咪咪
学科分类:D0110
资助金额:5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国家认同、国家品牌资产与“中国制造”态度评价:重大活动的影响机制

批准号:71072152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何佳讯
学科分类:G0207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民众和企业之间环境产权交易的市场规则设计与政策研究

批准号:71603277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杨培方
学科分类:G0412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一带一路”国家来华留学生教育经历及跨文化认同研究

批准号:71804145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田美
学科分类:G0407
资助金额:20.5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