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利用现代分离、分析和结构鉴定技术对传统中药山慈菇的三种不同基原植物:杜鹃兰、独蒜兰和云南独蒜兰进行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和与其传统药效相关的抗肿瘤、抗炎等药理活性评价,阐明其不同基原植物的化学成分种类、数量及其化学结构和活性特点,为山慈菇药材资源的合理使用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理论依据。通过对山慈菇的基源植物-独蒜兰和云南独蒜兰中具有防治老年性痴呆活性的有效部位进行深入系统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阐明其有效部位的精细化学成分组成和活性特点,为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安全、有效的防治老年性痴呆活性有效部位新药奠定物质基础。
山慈菇为传统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功效。本项目利用现代分离、分析和结构鉴定技术对传统中药山慈菇的三种不同基原植物:杜鹃兰、独蒜兰和云南独蒜兰进行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共分离得到136个化合物,其中新化合物36个。从杜鹃兰中分离得到了19个化合物,其中:菲类及其衍生物10个;苯乙醇及其苷类化合物4个;酚及其苷类化合物2个;倍半萜类化合物1个;二萜苷类化合物1个;三萜类化合物1个。从独蒜兰中分离得到了63个化合物,其中:菲类及其衍生物25个;联苄及其苷类化合物5个;甾醇类化合物3个;酚及其苷类化合物4个;木脂素类化合物1个;丁二酸苄酯苷类化合物20个;苯丙素糖苷类化合物5个。从云南独蒜兰中分离得到了 54个化合物,其中:菲类及其衍生物11个;联苄类化合物5个;苯丙酸类化合物4个;酚酸类化合物7个;三萜类化合物2个;甾醇类化合物2个;长链脂肪醇及甘油酯类化合物4个;丁二酸苄酯苷类化合物20个。采用抗肿瘤、抗炎、神经保护等与其传统药效相关的药理活性评价分离得到的化学成分,发现山慈菇三种基原植物的共有成分-菲类及其衍生物具有肿瘤细胞毒活性,是山慈菇具有消肿散结功效的主要物质基础;独蒜兰与云南独蒜兰作为同属植物含有联苄类化合物,是菲类化合物的前体,可能具有潜在的肿瘤细胞毒活性。此外还含有丁二酸苄酯苷类化合物,该类化合物经东莨菪碱致小鼠学习记忆获得障碍模型结果表明具有防治老年性痴呆活性,显示与其传统功效不同的活性。通过对山慈菇的基源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评价,阐明了其传统药效物质基础,又发现了其新的药用价值,为山慈菇药材资源的合理使用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理论依据,为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安全、有效的防治老年性痴呆活性有效部位新药奠定物质基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不同改良措施对第四纪红壤酶活性的影响
人工智能技术在矿工不安全行为识别中的融合应用
几种现代检测技术在桑叶活性成分和有害物质残留分析中的应用
纸莎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木鳖子抗肿瘤药效的物质基础研究
基于体内过程的远志药效物质基础及毒性物质基础研究
枳壳炮制机理与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蒙药玉簪花药效物质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