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紫茎泽兰代谢产物中抑菌活性成分的分离鉴定和活性研究为主线,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UAE)和微波辅助提取法(MAE)提取紫茎泽兰植株中的小分子化合物,利用GC-MS、LC-MS联用技术,研究不同溶剂和不同提取方法所得提取物化学组分的差异,通过活性跟踪,有目的地分离其中的单一活性成分,利用MS、IR和NMR检测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对提取分离的单一化合物,用水稻稻瘟病菌作为植物真菌病害的指示菌种,用白菜软腐病菌作为植物细菌病害的指示菌种,深入进行离体和活体的抑菌活性和构效关系研究,并评价其应用前景。通过对紫茎泽兰中活性抑菌成分的分离、鉴定和构效关系研究,为新型仿生杀菌剂的合成,提供先导化合物。
本研究综合应用传统植物病理学和现代植物化学及仪器分析的方法,对紫茎泽兰代谢产物的抑菌活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完成了紫茎泽兰代谢产物中主要抑菌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和抑菌活性评价。主要结果如下: . 采用水蒸气蒸馏(SD)、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MASD)和超声波溶剂辅助提取(UASE)三种方法提取紫茎泽兰挥发油的得率和外观性状差异较大,MASD提取法制备挥发油需要的时间短,且能兼顾得率和外观性状。生物测定结果表明MASD提取法所得挥发油对Magnaporthe grisea、Fusarium avenaceum、Alternaria solani、Fusarium solani四种病原菌的抑菌活性,极显著高于SD提取法和UASE提取法所得挥发油对相同病原菌的抑菌活性。. 采用柱层析分离技术,以植物病原菌M. grisea、F. solani、A. solani为指示菌种进行活性跟踪,经过2次柱层析梯度洗脱分离和1次柱层析等度洗脱分离,从紫茎泽兰石油醚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一种高活性的抑菌活性成分。该活性成分在500mg•L-1的浓度条件下,对M.grisea、F.solani和A. solani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均大于90%。经气相色谱、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分析鉴定,证明该抑菌活性成分为单体化合物。.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四种波谱分析技术,解析了紫茎泽兰石油醚提取物中经柱层析分离所得单体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确认该单体化合物为2-甲基-5-异丙基苯酚。. 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用化学合成杀菌剂百菌清和多菌灵原药作为对照药剂,对从紫茎泽兰中分离得到的2-甲基-5-异丙基苯酚抑菌效果的测定结果表明,2-甲基-5-异丙基苯酚对M.grisea、F.solani和A. solani三种重要的植物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其EC50值分别为42.20 mg•L-1、50.04 mg•L-1和64.85 mg•L-1。.就总体而言,从紫茎泽兰地上部分分离得到的抑菌活性成分2-甲基-5-异丙基苯酚,对M. grisea、F. solani和A. solani三种病原菌的抑菌活性显著高于百菌清原药,但低于多菌灵原药。. 通过项目实施发表研究论文3篇;申请专利7项,其中1项获专利授权;培养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2名。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不同改良措施对第四纪红壤酶活性的影响
紫茎泽兰代谢产物中Carvacrol的结构修饰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紫茎泽兰促生根活性成分及作用机理研究
ZLSY22菌株抑制紫茎泽兰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紫茎泽兰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