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异步性开花物候的榕树与榕小蜂互利共生体系中,针对我们提出的可能与大多数被子植物相反的居群间遗传分化的假说,本项目选取粗叶榕及其传粉小蜂为材料,通过核基因SSR分子标记与细胞器基因PCR-RFLP分子标记来研究粗叶榕的遗传结构,比较两种基因水平上粗叶榕居群间遗传分化,探讨种子和花粉散布机制对其遗传结构的影响;同时利用核基因SSR分子标记来研究传粉小蜂的遗传结构,以明确其遗传分化水平、近交系数,是否存在隐形种,探讨飞行距离对其遗传稳定性的影响。该项目的实施不仅使我们对榕树与榕小蜂互利共生系统的认识更加深入,也能使我们更好地了解物种形成和协同进化机理,这对探讨雌雄异株榕树的进化机制以及整个共生体系的起源、演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研究结果对热带雨林的恢复与重建策略的制定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榕树隐头花内非传粉小蜂对榕树—传粉小蜂互惠共生系统的影响
榕树及其传粉榕小蜂互惠种对非专一性演化的机制
非传粉小蜂对榕树-传粉蜂共生系统的选择及其强度研究
榕树-传粉榕小蜂-非传粉榕小蜂的协同系统发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