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大蠊主要过敏原的鉴定及其活化树突状细胞、肥大细胞的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172836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52.00
负责人:何韶衡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锦州医科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杨海伟,张杰,杨立明,马文静,徐凌霄,纪超,刘成成,张伟,宋为娟
关键词:
过敏原蛋白组肥大细胞CD203c组胺美洲大蠊
结项摘要

成功的脱敏疗法(SIT)依赖于标准化过敏原疫苗(SAV),而高质量的SAV的基本要求是含全部主要过敏原,即我们提出的第三代SAV的基本概念。由于美洲大蠊过敏率很高,因此将在本项目中对其过敏原蛋白组进行研究。当前,准确检测MC/Bas激活标记物CD203c与脱颗粒标记物组胺的方法已经具备,使判断MC/Bas激活与脱颗粒的关系问题有了可行性。本项目将应用蛋白组学技术、流式细胞术、MC/Bas激发试验等,在制备出美洲大蠊标准化过敏原制剂的基础上,通过观察①过敏原激发前后MC/Bas上CD203c、Fc?RI表达变化与上清液中组胺水平变化的相关性;②MC/Bas的IgE依赖性激活与CD203c介导的激活间的相互影响;初步回答MC/Bas激活与脱颗粒的关系,及MC/Bas表面标记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对脱颗粒的影响。此外,本项目还将探讨美洲大蠊主要过敏原对过敏反应诱导阶段的初始细胞-DC的作用。

项目摘要

WHO文件指出脱敏治疗(SIT) 是可能影响过敏性疾病自然进程的唯一疗法,可合理使用。成功的SIT有赖于标准化过敏原疫苗(SAV),而高质量SAV的基本要求是含全部主要过敏原,即我们提出的第三代SAV的基本概念。由于美洲大蠊过敏率很高,故研究其过敏原蛋白组。当前具备准确检测MC/Bas激活标记物CD203c与脱颗粒标记物组胺的方法,使判断MC/Bas激活与脱颗粒的关系问题具可行性。主要发现:.1.总结PARs在炎症/结构细胞的表达情况,PARs的激动剂和抑制剂对细胞功能的影响及PARs在过敏性疾病中作用。.2.总结Tregs亚型分类及其在过敏中的作用。Tregs包括(ICOS)(+)Tregs在内的nTreg, iTregs,产IL-10的1型Tregs(Tr1细胞),CD8(+)Tregs和产生IL-17的Tregs。这些细胞的共同特征包括都表达Foxp3(Tr1除外)和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IL-10和/或TGF-β。Tregs可能在过敏性疾病如皮炎和呼吸道炎症中起作用,且通过抑制效应T细胞的功能和抑制MC和Bas活化从而在过敏性疾病中发挥重要的治疗作用。调节Tregs功能可为过敏性疾病的防治提供新靶点。.3.应用昆虫和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制备出重组美洲大蠊过敏原Per a 5/Per a 9,发现昆虫表达系统制备出的Per a 5/Per a 9含有45.93% 和8.69%/37.03%和11.69%的-螺旋和β-片层结构,而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制备出的Per a 5 a/ Per a 9a含有42.54 % 和8.49%/30.91%和13.11%的-螺旋和β-片层结构。确定Per a 5是美洲大蠊次要过敏原,Pera 9是美洲大蠊主要过敏原。.4.德国小蠊主要过敏原Bla g 7 诱导的树突状细胞激活及CD4+ T 细胞释放Th2细胞因子是通过Toll样受体4完成的。.5.率先提出过敏性疾病是MC/Bas介导的一组疾病,而IgE介导的过敏性疾病只是其中的一个亚型,从而修正了近40年来人们对过敏性疾病认识的偏差。阐明MC/Bas在过敏性疾病发病机制中的核心作用,并以“过敏性疾病是MC/Bas介导的一组疾病”的理论为基础,提出过敏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新程序,纠正了近30年来人们(尤其是我国临床医生)认为“特异性IgE检测是过敏性疾病实验室诊断金标准” 的认识偏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圆柏大痣小蜂雌成虫触角、下颚须及产卵器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圆柏大痣小蜂雌成虫触角、下颚须及产卵器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DOI:10.3969/j.issn.1674-0858.2020.04.30
发表时间:2020
2

小鼠骨髓来源肥大细胞的培养及鉴定

小鼠骨髓来源肥大细胞的培养及鉴定

DOI:10.13241/j.cnki.pmb.2017.30.002
发表时间:2017
3

直喷式汽油机缸内涡量场的本征正交分解

直喷式汽油机缸内涡量场的本征正交分解

DOI:10.16236/j.cnki.nrjxb.201603033
发表时间:2016
4

Ordinal space projection learning via neighbor classes representation

Ordinal space projection learning via neighbor classes representation

DOI:https://doi.org/10.1016/j.cviu.2018.06.003
发表时间:2018
5

基于纳米铝颗粒改性合成稳定的JP-10基纳米流体燃料

基于纳米铝颗粒改性合成稳定的JP-10基纳米流体燃料

DOI:
发表时间:2021

何韶衡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0772032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3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972714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570813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471601
批准年份:2004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140023
批准年份:2001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批准号:81471592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030054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195.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美洲大蠊新过敏原的克隆,表达和致敏性研究

批准号:81571568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魏继福
学科分类:H1106
资助金额:5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美洲大蠊新过敏原的克隆,表达及致敏性研究

批准号:31340073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魏继福
学科分类:C0403
资助金额:14.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3

德国小蠊中丝氨酸蛋白酶过敏原的鉴定及其对肥大细胞的作用研究

批准号:81001329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杨海伟
学科分类:H1106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美洲大蠊有效成分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批准号:30860337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彭芳
学科分类:H3505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