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植物器官和亚细胞结构水平研究:①基态分子氧电子还原生成O2(-)速率、途径。以及生长发育、光、乙烯等类生长物质对它们的影响;②植物体的某些酶和蛋白质参与形成·OH的机理,阐明了SOD既可消除活性氧又可参与生成·OH的“双重性”,证明了豆血红蛋白的定位产生·OH和·OH对蛋白、DNA定位损伤作用;③研究了植物SOD、ASP-POD、多酚和海藻甘露醇、多糖等物质对O2(-)、·OH和H2O2的清除作用;④活性氧(O2(-)和·OH)参与乙烯形成和诱发花、花瓣脱落。已发表和待发表研究论文10篇,对植物生理学中的光合、呼吸、激素和抗逆性研究有促进作用;对开发利用我国植物和海藻资源有积极意义。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青藏高原--现代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演化枢纽
不同湿地植物配置对扑草净的吸收和去除效果研究
植物乳杆菌Y44清除活性氧关键基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箭竹根系呼吸代谢及其过程中线粒体内活性氧防御途径对干旱的响应和磷素调控
活性氧在阿片代谢过程中产生机制及其对阿片受体结合能力的影响
辣椒能量代谢中过剩电子产生及清除能力与耐高温干旱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