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抑郁症昼夜节律失调与中医肝主疏泄、调畅情志理论及天人相应、阴阳平衡理论结合起来,从中医阴阳平衡角度探讨机体生物钟的正负调节回路及生物钟基因昼夜波动的病理机制,并提出研究假说:调肝方药卯时、酉时分时给药抗抑郁的效应机制在于通过对SCN的生物钟基因及自主调控通路的调节,使机体昼夜节律的时相位移、重设和稳定。本研究将调肝方药卯时、酉时分时给药法创造性地应用于抑郁症的治疗中,是对中药抗抑郁剂研究的一个新的探索,研究结果可以为临床用药提供可靠的药理学依据,从而减少传统中医辨证用药中存在的局限性和盲目性,使中药治疗抑郁症的病理改变的针对性更强。同时,本研究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中医时间医学中分时给药理论的科学内涵。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肝X受体激动剂通过ApoE调控树突细胞及Th17细胞/Treg细胞平衡参与 Behcet病的机制研究
从铁调素对铁过载的调控作用探讨“肾主骨”机理
从骨免疫Th/RANKL通路探讨清热活血方药抑制RA骨破坏机理
从mTOR细胞自噬信号通路探讨调肝治法抗应激损伤及肝主疏泄的功能机制
肝疏泄失常与调肝方药对不同脑区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