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血清谱效关系和药动学特征研究辛芍组方的药效物质基础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060335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5.00
负责人:兰燕宇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贵州医科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王永林,王爱民,徐凌洁,周雯,李靖,王海军,迟明艳,乔希
关键词:
中药药代动力学。灯盏细辛药效物质基础赤芍血清药物化学
结项摘要

在贵州民族地区常用灯盏细辛和赤芍组方治疗偏瘫,有较好的临床基础。课题组在前期研究中发现该组方具有抗凝血、抗血栓形成、软化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作用,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而且两者不同比例配比的药理效应有显著性差异。尽管灯盏细辛和赤芍已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但对它们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滞后,抗脑缺血作用的有效物质与药理效应的关系不明确,协同作用机制不清楚。本课题拟结合该组方的药学、药理及安全性评价等前期研究结果及利用色谱联用技术(UPLC-DAD-MS-MS)已建立的多维特征指纹图谱基础上,以体内直接作用物质为切入点,以血清谱效学为基本方法,通过动物模型整体疗效基础上的血清谱效关系以及活性物质体内动态变化过程的研究,探讨组方中活性物质与药理效应的关系,阐明其抗脑缺血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揭示该组方配伍的科学性、合理性及活性物质的生物利用特性,为该组方的深层次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摘要

在贵州民族地区常用灯盏细辛和赤芍组方(辛芍组方)治疗偏瘫,有较好的临床基础,但关于辛芍组方的最佳配比、药效物质基础、作用机理等目前尚不清楚。本项目采用大鼠中动脉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PC12细胞氧糖剥夺损伤及H2O2氧化损伤等多种模型进行了辛芍组方的体内外抗脑缺血活性及机制研究,表明辛芍组方不同配比的药理效应有显著性差异,且辛芍组方明显优于灯盏细辛和赤芍单方,并明确了辛芍2∶3配比组对关键药效学指标的改善作用最为明显,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SOD、GSH-PX活性,减少细胞内ROS的产生,减轻脂质过氧化,稳定线粒体膜电位,从而达到抗脑缺血作用;同时,还与其降低NOS活性,减少NO的释放,从而减轻自由基损伤和神经细胞毒性有关。因此,抗自由基损伤是辛芍组方抗脑缺血作用的机制之一。为评价灯盏细辛和赤芍合用的安全性,还进行了两药联合应用的毒性研究,以判断两药联合应用毒性的相加、拮抗、协同作用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灯盏细辛和赤芍合用安全性较高。采用UPLC-MS/MS技术建立了辛芍组方不同配比的化学指纹图谱和含药血清指纹图谱,鉴定了21个入血成分,其中9个为原型吸收入血成分。并通过谱效关系分析,推测了辛芍组方对脑缺血保护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同时利用CaCO-2细胞吸收模型,研究比较了辛芍组方与灯盏细辛和赤芍单方的吸收过程,初步了解了辛芍组方中主要成分的体外吸收机制、吸收影响因素及配伍前后细胞摄取量的变化。辛芍组方的细胞摄取量随浓度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各成分均以被动扩散方式被细胞吸收,复方与单方相比,芍药苷、灯盏乙素等主要成分的细胞摄取量均有一定程度增加;同时结合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获得了主要成分的动力学参数及其绝对生物利用度,并对辛芍组方配伍前后药动学参数了进行比较,发现辛芍组方主要成分的曲线下面积(AUC)、平均滞留时间(MRT)等药动学参数有不同程度改善,说明辛芍组方配伍不仅促进了各成分在大鼠的吸收,而且延长其在体内作用时间,进一步证实了辛芍组方配伍的合理性。上述研究结果揭示了辛芍组方配伍的科学性、合理性及安全性,为辛芍组方的创新药物研制和深层次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敏感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演化SD模型

敏感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演化SD模型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1.04.003
发表时间:2021
3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DOI:10.13376/j.cbls/2021137
发表时间:2021
4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DOI:10.19336/j.cnki.trtb.2020112601
发表时间:2021
5

抗生素在肿瘤发生发展及免疫治疗中的作用

抗生素在肿瘤发生发展及免疫治疗中的作用

DOI:10.3760/cma.j.cn371439-20200423-00009
发表时间:2021

兰燕宇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81360680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51.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560693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36.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血清谱效学和PK-PD模型的苗药云实皮抗炎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批准号:81803842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郑林
学科分类:H3218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基于血清谱效学和组合药代动力学的苓桂术甘汤药效物质基础及其配伍机理研究

批准号:81373926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于治国
学科分类:H3203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基于药物代谢组学的"辛芍组方"有效性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

批准号:81260636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王爱民
学科分类:H3203
资助金额:49.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基于构效关系和谱效关系联合研究龙眼叶抗2型糖尿病药效物质基础

批准号:81560691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梁洁
学科分类:H3218
资助金额:39.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