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药物代谢组学的"辛芍组方"有效性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260636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49.00
负责人:王爱民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贵州医科大学
批准年份:2012
结题年份:2016
起止时间:2013-01-01 - 2016-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何迅,张敏,周雯,何峰,刘童,董永喜,迟明艳,李月婷,陈思颖
关键词:
作用机制辛芍组方代谢组学药物代谢动力学有效性
结项摘要

Erigeron brevsicapus-Paeonia veitchii herbal pair is an ethnic medicine that has proven therapeutic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hemiplegia in Guizhou province. Our previous investigations showed the presence of synergistic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herbs on ischemic stroke, but the relationship of its material basis and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and the mechanism of the synergistic effects were still unkown. The project intends to conduct investigations on the efficacy, compatibility rationality, compounds responsible for the efficay, bioavailabilit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harmaceutically active compounds, and mechanism of action of the herbal pair by a combination of UPLC/TQD-based multi-component pharmacokinetic study and UPLC/Q-TOF-based metabonomic analysis of the serum of focal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ed rats. The results will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rigeron brevsicapus-Paeonia veitchii herbal pair.

由灯盏细辛和赤芍配伍组成的"辛芍组方",在贵州民族地区常用于治疗偏瘫,有较好的临床基础,课题组在前期研究中发现"辛芍组方"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效果存在协同增效作用,但对该组方抗脑缺血作用的有效物质与药理效应的关系还不明确,协同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课题拟结合前期药学、药理及安全性评价研究结果,开展基于药物代谢组学的辛芍组方有效性评价和作用机制研究,即以药物代谢动力学与代谢组学为基本方法,以UPLC/Q-TOF与大鼠 MCAO 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及模式识别技术为基本手段,从辛芍组方体内多成分的 ADME 变化规律层面阐明其配伍规律,并利用PK-PD模型揭示其药效物质基础,同时结合代谢组学对机体内源性代谢物和代谢通路的调控来评价该组方的整体药效,进而通过药代动力学与代谢组学的整合研究揭示辛芍组方配伍规律的科学性和活性物质的生物利用特性及其作用机制,为该组方的深层次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摘要

辛芍组方是挖掘贵州民间医药宝库的治疗中风的验方,有较好的临床基础,但该组方抗脑缺血作用的有效物质的经时变化规律及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还不明确,其“多靶点”的协同作用机制等仍尚不清楚。本项目借助大鼠在体肠灌流模型,大鼠体外肝微粒体模型等手段, 进行了辛芍组方中4个主要成分的ADME过程研究,表明灯盏乙素等4个成分均以被动扩散的方式被小肠吸收,且无明显的肠吸收部位,4个化合物在肠道的吸收较差;灌胃给药后,主要分布在小肠和血流丰富的脏器以及脑组织中;在肝脏发生了CYP酶介导的氧化反应和UGT介导的葡萄糖醛酸化反应,进入体循环的药物由胆汁中排出,但由于上述成分的吸收不好,大部分药物以原性或Ⅱ相代谢产物直接从粪便排出,为辛芍组方深度开发利用提供了生物药剂学依据。建立了大鼠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MCAO)模型,研究了辛芍组方和单方在正常和MCAO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并将正常组和MCAO组以及配伍前后的药动学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会改变辛芍组方的药动学过程,组方配伍后两组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差异更明显,表现为清除率明显降低,半衰期明显延长等,验证了辛芍组方配伍的科学性,并进一步发现这种差异可能与MCAO大鼠的肝药酶活性降低有关。采用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考察了辛芍组方对MCAO大鼠体内疾病标志物的影响,并结合代谢通路分析,发现辛芍组方能够有效对抗脑缺血再灌注所致的氧化损伤、能量代谢障碍、氨基酸代谢失调以及脂类代谢紊乱,从代谢组学的角度,揭示了辛芍组方通过增强组织抗氧化能力,增强组织的能量代谢,改善脑内中性氨基酸比例失调,抑制脂类代谢紊乱所致的炎症因子的产生以及降低脑组织损伤发挥多成分、多靶点的协同作用机制。为从PK-PD 角度揭示辛芍组方体内药效物质基础与整体药效作用,建立了基于MCAO模型的辛芍组方中4种主要成分的PK-PD结合模型,通过该模型可根据药物的浓度推算出相对应的药效值。上述研究建立了有效物质与药理效应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其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多靶点的协同作用机制,为辛芍组方创新药物的研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17
2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3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DOI:
发表时间:
4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DOI:10.3799/dqkx.2020.083
发表时间:2020
5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DOI:10.3969/j.issn.1003-0077.2018.11.009
发表时间:2018

王爱民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41076112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4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475008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360084
批准年份:2003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201487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0675047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9060040
批准年份:1990
资助金额:2.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478029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8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560646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36.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0676075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2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0907040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0960295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71102142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0608068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560717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43.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9969003
批准年份:1999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9860058
批准年份:1998
资助金额:11.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175045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178039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9560066
批准年份:1995
资助金额:6.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772847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血清谱效关系和药动学特征研究辛芍组方的药效物质基础

批准号:81060335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兰燕宇
学科分类:H3203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2

基于代谢组学研究复方血栓通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组方规律

批准号:81774014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黄建梅
学科分类:H3219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基于代谢组学的柴胡种质资源功效评价研究

批准号:31070295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秦雪梅
学科分类:C0208
资助金额:3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有机镓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临床前评价及作用机制代谢组学研究

批准号:81070688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付勤
学科分类:H0712
资助金额:3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