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有代表性的香茶菜属植物地下部分化学成分与抗肿瘤抗疟活性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060259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7.00
负责人:姜北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大理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李辉,申元英,周萍,杨颖,周浓,郭美仙,王海波,张文,黄波
关键词:
生物活性地下部分化学成分香茶菜
结项摘要

香茶菜属植物遍布全国,种类以云南最多。该属植物多具药用价值,部分已收入《中国药典》,一些种类已被开发成药物产品,具抗癌、消炎等功效。迄今国内外已对多种香茶菜属植物进行过研究,但研究工作均集中在植物的地上部分,罕有地下部分的研究报道。香茶菜植物按根茎形态可以粗略分成两类:有块状根茎与无根茎(正常根)。据文献,具块状根茎的香茶菜属植物,其根茎往往也具有药用价值。我们的前期研究发现,腺花香茶菜块状根茎具有很强的胃癌细胞毒活性,而不育红的块状根茎有较好的抗疟活性。为此,本项目首次从三种不同类型的香茶菜属植物不育红(仅根茎有药用)、腺花香茶菜(根茎与茎叶均有药用)、黄花香茶菜(正常根无药用)的地下部分研究入手,探讨香茶菜属植物地下部分在植物形态、化学成分、生物活性、民间药用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该属植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对腺花香茶菜、不育红块状根茎的抗癌、抗疟活性进行深入研究。

项目摘要

为全面了解认识香茶菜属植物地下部分的化学品质,本课题由腺花香茶菜、不育红、黄花香茶菜等3种香茶菜属植物地下部分植物样品中分离鉴定了近百个化学成分,平均每种植物30种成分以上。同时,还额外研究了刚毛香茶菜、线纹香茶菜、淡黄香茶菜、灰岩香茶菜、叶穗香茶菜等5种香茶菜属植物地下部分的化学成分,分离得到化合物102个,平均每种植物20个以上。基于这些工作,本课题首次全面评估了香茶菜属植物地下部分的化学品质与特征。研究结果显示,香茶菜属植物地下部分化学成分类型多样,涉及松香烷型二萜、半日花烷型二萜、对映-贝壳杉型二萜、桃柘烷型二萜、二聚二萜、倍半萜、三萜、苯丙酸、酚性成分、甾体、苷类以及脂肪酸等。据文献,桃柘烷型二萜目前仅从罗汉松科、柏科、杉科、马鞭草科、卫矛科、岐舌苔科植物中分离得到,本研究首次从唇形科植物中大量分离得到了桃柘烷型二萜类成分,开拓了人们对于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化学成分的认识领域,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本课题进一步研究发现腺花香茶菜块状根茎抗胃癌活性不显著,由于其中含有的主要成分对映-贝壳杉烷型、半日花烷型二萜类化合物等均已被证实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因此无进一步研究价值。与此同时,本课题发现刚毛香茶菜地下部分存在一类新奇的二萜类成分,具有十分显著的抗肿瘤细胞毒活性,且初步试验显示其急性毒性较低,值得深入研究。同时,由于不育红块状根茎中也含有此类成分,因此也显示出一定程度的抗肿瘤活性。为此,本课题已针对性地申请了相关专利。.本课题初步确定不育红具有一定的抗疟活性,并推测其中含有游离羟基、羧基的成分为主要活性成分。此外,抗血吸虫活性研究结果显示,腺花香茶菜地下部分分离得到的对映-贝壳杉烷、半日花烷等类型化合物可能具有潜在的抗血吸虫活性。另外,具有块状根茎的香茶菜属植物地下部分由于多含有桃柘烷型二萜类成分,因此多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本课题研究结果证实香茶菜属植物地下部分的形态与化学成分、生物活性、民间药用、植物分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腺花香茶菜、不育红、刚毛香茶菜、线纹香茶菜等具有块状根茎的香茶菜属植物其化学成分均复杂多样,活性成分较多,且植物样品提取率高,具有药用的物质基础,因此,具有较多的民间药用记载也是完全合理的。.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2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3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4

不同改良措施对第四纪红壤酶活性的影响

不同改良措施对第四纪红壤酶活性的影响

DOI:10.11766/trxb202008100444
发表时间:2022
5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DOI:10.19336/j.cnki.trtb.2020112601
发表时间:2021

姜北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81460532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46.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170313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5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760646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34.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五种香茶菜属植物的化学和生物活性成分研究

批准号:30772637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孙汉董
学科分类:H3402
资助金额:4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香茶菜属植物对映-贝壳杉烷类二萜化合物抗肿瘤活性及机理的研究

批准号:30960464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丁兰
学科分类:H3402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几种凤尾蕨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活性研究

批准号:81160496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张敬杰
学科分类:H32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中国香茶菜属的分类修订

批准号:31270245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彭华
学科分类:C0201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