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临床200例非小细胞性肺癌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分析和探讨肺癌患者的证候学特征,探索其证素与现代检查指标间的相关关系。针对临床肺癌患者虚实夹杂的证型特征拟定"化毒补虚"之法治疗肺癌的作用途径和机理,明确此法作用途径与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之间是否有一定相关性,同时探究肺癌虚证和实证的物质基础是否与凋亡活化/抑制基因有一定关联。研究复方中药影响肺癌细胞凋亡的机理、肺癌患者证素规范及辨证诊断特征,为中医药治疗肺癌提供理论与实验研究依据。
本项目通过建立在证素辨证基础上的肺癌证候分析与研究,探讨了中药复方制剂化毒补虚方对于肺癌治疗的中医机理,通过实验研究临床验方作用于肺癌细胞的诱导凋亡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体外实验对于中药复方应用研究的途径。通过对临床200例以上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得出患者证素要点为虚、实、痰、毒、瘀、饮及其相互作用,多为虚实夹杂,涉及五脏;中医的辨证要素与现代病理分型、病理阶段等有着密切关系,因此,中医辨证可以也必须与现代西医对于肺癌的病理诊断、临床分型及各种检测结果联系起来;中药复方“化毒补虚方” 半夏、全蝎、地龙、灵芝、山慈菇、绞股蓝、甘草等的药物组成,针对相应的证素要点,起到补虚、攻毒、化痰、解毒、散结、化瘀、调和等法,在临床实践中证实为有效,可以作为基础方,进行剂量调整及适当加减后应用于临床;将复方按照一定比例换算后,将药液按照不同浓度配制了大鼠含药血清;将人肺癌细胞A549培养复活后,加入不同比例的含药血清,依据实验结果选择了50%浓度的含药血清进行后续实验;通过倒置显微镜及Hoechst荧染色法对A549细胞形态观察,发现A549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并可见凋亡小体,说明含药血清可能诱导A549的凋亡;采用AnnexinV-FITC和PI双标记、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A549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检测P53基因和P16基因的表达等等;通过系列试验,可以得出本复方含药血清对于肺癌细胞A549起到了较好的诱导细胞凋亡作用;由于工作安排有不当之处,临床流调、实验研究中遇到一系列问题,以致影响了研究进度,目前数据整理、文章撰写的修改、部分实验的重复工作尚未完成,将在1年近期内快速完成,在允许时间内完成论文的发表。本项目的研究对于通过体外实验研究中药复方制剂对人肺癌A549细胞的作用起到了有价值的探索,有助于今后建立在证素辨证基础上研究中医药复方的抗癌机理和作用。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补虚活血中药对虚中夹瘀证RP模型大鼠感光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干预作用及机制
补虚活血逐瘀法对肝纤维化发生中信号传导网络的调控机制研究
基于“虚-瘀-浊-毒”中药复方干预Alzheimer's病γ分泌酶及相关调控通路的分子机制研究
抗凋亡基因survivin细胞选择性表达的分子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