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项目研究了20个小麦品种对紫外辐射增强的响应,分析了小麦品种在生长,形态,生理,产量和品质等方面对紫外辐射敏感性的差异,并根据响应指数筛选出敏感品种和耐性品种。揭示了敏感品种和耐性品种的DNA基础。这对于抗紫外辐射耐性或抗性小麦品种的培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研究中,依据国内现有条件进一步完善了适于瘟室和大田试验的WV-B人工模拟装置,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建立了由多项指标构建而成的响应指数。首创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作物对紫外辐射增强的响应及品种差异。小麦对紫外辐射响应及DNA分析方面,达到了国内外研究的先进水平。发表论文10篇,其中SCI源刊物4篇,2篇已被正式收录,中文核心刊物4篇,出版专著《紫外辐射生态学》一部。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冬小麦品种对高浓度CO2差异响应的机理研究
作物对UV--B响应的品种差异及耐性品种RAPD指纹图谱构建
不同玉米品种对Pb响应的根细胞壁多糖差异及机理
耐旱藓类对CO2浓度和紫外线强度增加的响应及指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