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地下金属矿山的生产过程,从地质资源随着井下工程的逐步形成而产生了阶段性增值这一角度,动态评价处于不同工程控制下的矿产资源价值。项目针对如下内容展开重点研究:①基于矿石流增值理论,构建地质资源价值链,建立不同节点的地质资源开采收益与增值评估模型;②针对价值评估模型的关键经济参数-成本问题,建立级差成本分解与核算的投入产出模型;③建立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来模拟品位指标与矿山生产技术经济指标之间的复杂关联,为优化过程提供关键的技术参数模型;④采用不确定性分析的方法总结低品位资源利用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⑤从地质资源的时间价值和低品位开采所造成的机会损失角度,建立低品位资源对矿山企业生产影响程度的量化测算模型。课题研究结果可为低品位矿产资源的评价与利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可靠的模型方法。
对低品位资源价值的精细化评估,并以实现品位指标控制的阶段化为目标,本项目主要完成了如下工作: (1) 对目前低品位资源价值评估与综合利用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与应用现状进行总结评述,尤其总结分析矿山企业中价值链理论实际应用; (2) 全面总结分析黄金矿山的开采与加工环节,分析黄金矿山的矿石流动过程,并界定其中的关键环节,构建以矿石流为承载体的主价值链,分析价值链中的增值环节; (3) 建立黄金矿山的作业成本分析计算模型,实现价值链增值过程的量化表示,以及不同生产阶段下矿产资源价值的动态评价; (4) 根据矿山实际的生产经营情况,确定边界品位指标的优化准则,建立相应的优化数学模型,并对现场收集的矿山实际经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数据挖掘处理,确定模型的关键指标参数;(5) 分别建立数学模型,量化研究边界品位指标与储量、服务年限、入选品位、选矿回收率、成本指标等之间的关系;同时从反向因果关系角度研究矿山生产能力、产量目标、市场条件、成本费用、采选工艺等发生变化的条件下,对于矿山品位指标的量化影响程度;(6) 以品位指标优化模型为基础,研究矿山指标间的动态关联与反馈关系,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建立指标间的因果回路关系图和系统流图,建立系统动力学基本方程和辅助方程,并最终建立起完整的黄金矿山技术经济指标系统动力学量化模型;(7) 运用Vensim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软件,根据建立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对矿山技术经济指标体系中的矿床工业指标、生产指标、和经济指标进行系统动力学仿真,并以实际的生产经营数据为参数输入,得出边界品位优化、过程参数以及最终结果的模拟仿真,为矿山的低品位矿石利用提供基础的技术经济指标参数支持。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低品位油气资源税费政策研究
金属矿山生态化设计优化理论与方法研究
基于PDCA理论的地下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与实证研究
我国复杂低品位难处理金矿资源利用的理论及新过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