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治疗肝纤维化可以预防疾病的进一步发展,但临床治疗药物和方法疗效甚微。肝星状细胞(HSC)活化被公认为肝纤维化发生和发展的关键环节。肝纤维化不是单一性的肝脏疾病,多数肝纤维化均由炎症发展,肝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炎症长期并存。肝损伤时,脂多糖(LPS)活化了HSC表面Toll样受体4(TLR4),通过与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结合,激活HSC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促进HSC活化,最终促进肝纤维化的发生。白桦酯酸是一种新型抗癌和抗HIV天然活性产物,靶向性强,可以特异性的杀死肿瘤细胞而正常细胞不受影响。前期研究发现白桦酯酸具有较好的肝保护及抗肝纤维化活性,可以有效保护D-GalN/LPS造成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本研究基于LPS-TLR4作为肝纤维化治疗的潜在靶点,从体内和体外实验深入探讨白桦酯酸抑制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肝纤维化是继发于各种慢性致病因素引起的肝脏炎症损伤后组织修复过程中的代偿反应,以细胞外基质的过度沉积为病理特征,是各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所共有的病理改变和必经途径。而肝纤维化发生的中心环节就是肝星状细胞的激活。在肝损伤的过程中,活化的肝星状细胞是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产生胶原的主要细胞。TLR4在活化的肝星状细胞中起重要的作用。TLR4,是LPS介导炎症信号传导时的一种跨膜蛋白受体。LPS激活TLR4信号通路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条是MyD88依赖的信号通路;另一条是MyD88非依赖的信号通路。当TLR4与LPS受体LBP结合,使信号转导到胞内。TLR4的胞内TIR区域与MyD88结合形成复合物,再与IKK 以及MAPK受体相关激酶结合,进一步使NF-KB磷酸化并降解,转入细胞核中诱导特定基因的表达。此外,长期过量饮酒可导致酒精性肝病的发生,使细胞外基质和胶原蛋白过度沉积,进而发展成肝纤维化以及肝硬化。本研究体内实验采用硫代乙酰胺(TAA)以及酒精诱导两种动物模型,通过干扰肝脏代谢、细胞凋亡或细胞坏死对药物抗肝损伤效果进行研究。本研究运用现代药理学试验方法、分子生物学技术以及现代信息学分析技术,研究长白山道地药材白桦酯酸,以TLR4信号转导途径为基点,探讨TLR4的靶点作用研究,并以能抑制TLR4为重点突破口研究白桦酯酸干预肝纤维化的机制。本课题研究结果表明白桦酯酸通过减轻TAA介导的肝组织中羟脯氨酸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增加从而预防和治疗肝纤维化。白桦酯酸以及白桦酯醇显著抑制乙醇引起的血清ALT和AST的升高,以及TG的水平。肝组织病理学结果表明白桦酯酸以及白桦酯醇抑制乙醇诱导的嗜酸性坏死,肝细胞的核和间质炎症的浸润。本课题通过在体外白桦酯酸调控大鼠肝星状细胞损伤的机制中白桦酯酸明显的降低TNF-α诱导的HSC-T6细胞存活率,以及a-SMA, TIMP-1, MMP-1的表达,同时也使得TLR4, MyD88以及 NF-κB的蛋白表达显著降低。综上研究结果表明,白桦酯酸以及白桦酯醇基于TLR4信号通路为肝纤维化治疗的潜在靶点,是用于治疗肝纤维化的一个潜在的新的药物来源。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2016年夏秋季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威氏棘冰鱼脂肪酸组成及其食性指示研究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影响
铁酸锌的制备及光催化作用研究现状
缺失ABRO1抑制kupffer细胞TLR4信号通路保护LPS/D-Gal诱导的急性肝衰竭的机制研究
LPLUNC1抑制LPS介导的TLR4/NF -κB、MAPKs 信号传导通路的机制研究
基于TLR4/NF-κB信号通路研究三叶香茶菜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
基于LPS/TLR4信号通路的朝药榆树皮抗败血症诱导急性肝损伤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