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耳聋是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本课题组在浙江省内针对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作用的靶分子-线粒体12S rRNA 基因进行了持续7年,近1642例聋人的基因扫描工作,发现在69家A1555G家系中有一部分家系存在极低的外显率,提示如单体型等其他修饰因素可能影响线粒体突变耳聋表型的外显。为证实此假说,本课题组对此69例患者行线粒体全基因组分析,发现9个线粒体DNA继发性突变和A1555G突变有协同恶化作用。在此工作基础上本课题拟引入无线粒体DNA细胞,在同一核背景条件下进行以下研究:1)不同线粒体DNA突变如何协同作用影响细胞蛋白质合成,氧耗,细胞生长等功能?2)不同线粒体DNA突变如何协同作用影响tRNA 的稳定程度、氨基酰化、转录后调控等tRNA 功能。课题的完成将有助于更深入理解线粒体DNA突变和药物性耳聋的关系,从而催生新的耳聋诊断和治疗的方法。
耳聋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本课题组通过对所收集的1642例非综合征型聋病患者连续七年的筛查和研究,在69个A1555G家系中,发现9个可能与A1555G突变有协同作用的线粒体DNA继发突变,相应的家系已全部建立永生化淋巴母细胞系。此外,在本课题研究的3年中,共收集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318例,其中线粒体A1555G突变家系25例,新增可能的继发突变位点5个。细胞生化功能分析发现:A4317G、A7551G和G15927A等继发突变细胞的氨基糖甙类药物敏感性实验中,实验组细胞的倍增时间较对照组长,证明氨基糖甙类药物对突变细胞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细胞蛋白质合成实验观察到突变对细胞蛋白质合成的影响;细胞氧耗实验中,实验组耗氧量低于对照组,证明继发突变抑制细胞呼吸链功能;Northern blot实验对tRNA功能进行评估,发现该继发突变可造成线粒体功能缺陷,使得细胞供能不足,最终导致耳聋的发生。本课题的完成有助于更深入的理解线粒体DNA突变和药物性耳聋的关系,从而催生新的耳聋诊断和治疗的方法。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An alternative conformation of human TrpRS suggests a role of zinc in activating non-enzymatic function
Loss of a Centrosomal Protein,Centlein, Promotes Cell Cycle Progression
An improved extraction method reveals varied DNA content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shells of Pacific oysters
Complete loss of RNA editing from the plastid genome and most highly expressed mitochondrial genes of Welwitschia mirabilis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药物性耳聋相关线粒体基因突变的发生和致病机制研究
线粒体基因原发突变和继发突变相互作用导致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的致病机理研究
线粒体A1555G突变相关遗传性非综合征耳聋的病因学研究
药物性耳聋及非综合征型耳聋相关线粒体突变异质性与耳聋临床表型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