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通过对由线粒体DNA突变相关药物性耳聋及非综合征型耳聋家系中母系成员的线粒体DNA异质性突变异质率的分析,探讨线粒体DNA突变的异质率与药物性耳聋及非综合征型耳聋表型的关系;建立2-3种高效、高特异性的定量检测药物性耳聋及非综合征型耳聋相关线粒体突变位点异质性的研究方法;通过构建线粒体相关突变的野生型和突变型质粒,不同比例组成进行细胞的转染,为初步明确药物性耳聋及非综合征型耳聋相关线粒体DNA突变异质性引起耳聋的阈值提供生化证据。本研究将深入研究影响药物性耳聋及非综合征型耳聋外显率的影响因素,丰富和完善耳聋遗传异质性的发生机制,为进一步从多方面预防耳聋发生做出重要贡献。
本研究通过对线粒体DNA突变相关药物性耳聋及非综合征型耳聋家系中母系成员的线粒体DNA异质性突变异质率的分析,成功建立了具有不同表型特征的线粒体相关突变个体数据库;自主建立了定量检测药物性耳聋及非综合征型耳聋相关线粒体12S rRNA A1555G突变异质性的研究方法;应用自主建立的SNaPshot 异质率检测技术,明确了数据库中的所有线粒体12S rRNA A1555G突变阳性个体的突变异质率;初步确定了线粒体12S rRNA A1555G突变致聋的阈值范围;通过听力学表型和线粒体突变异质率相关性分析,确定了线粒体突变异质率是耳聋表型影响因素之一。本研究不仅深入探讨了药物性耳聋及非综合征型耳聋外显率的影响因素,而且还丰富和完善了耳聋遗传异质性的发生机制,为进一步从多方面预防耳聋发生做出了重要贡献。本项目共发表论著12篇,参会论著3篇,培养博士研究生2名、技术人员2名,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一项,荣获2012年度中国医师协会耳鼻咽喉科医师分会“优秀青年医师奖”一项,新获国家及省部级以上课题两项。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耳聋相关SLC26A4基因突变类型和临床表型相关性研究
药物性耳聋相关线粒体基因突变的发生和致病机制研究
非膜电位依赖型线粒体靶向传递策略:治疗药物性耳聋
线粒体A1555G突变相关遗传性非综合征耳聋的病因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