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临床中发现晚期艾滋病患者的证候以"虚实夹杂"为主,在抗感染基本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温补脾肾的中药可降低死亡率,而其中的机理尚未清楚。近年中医研究普遍发现人体阳气虚损与代谢及免疫系统失调相关,因此我们提出"阳气的存亡是影响晚期艾滋病转归的重要因素"的假说。本研究计划通过文献整理归纳、临床资料汇总分析、同行专家研讨和临床验证测试等步骤初步拟定艾滋病阳虚证调查表,并通过动态观察探索阳虚证与疾病转归的关系,同时使用目前病原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主流技术收集呼吸道、肠道微生态学指标和特异性T细胞的状态及功能等多层次信息,探索晚期艾滋病患者中医阳虚证与细胞免疫网络失调的相关性,揭示晚期艾滋病患者的证候演变规律,为中医温阳疗法的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背景:我国艾滋病患者病死率居高不下,主要由于晚期艾滋病病人占有重要的比例,艾滋病中医证候研究显示阳虚是晚期艾滋病的重要证候要素之一,而其机制尚未清楚。本研究目的是探讨阳虚证与艾滋病临床结局的相关性及其生物学机制。方法:本研究分为临床和实验两部分,临床研究主要是研制艾滋病阳虚证临床调查表,用于阳虚证的诊断和严重程度评价,本部分通过古文献研究、专家咨询和临床测试三步初步拟定艾滋病阳虚证调查表,同时探索阳虚证与晚期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疾病转归的相关性,实验研究部分使用目前病原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主流技术收集呼吸道、肠道微生态学指标和T淋巴细胞的状态及功能等信息,探索晚期艾滋病中医阳虚证与呼吸道和肠道微生态系统及免疫系统失调的相关性。结果:包括艾滋病阳虚量表的研制、肠道微生态和呼吸道微生态三部分的研究。结果:一、研制一个包含32个条目的艾滋病阳虚证临床调查表,临床测试分析确定量表总分20.068是诊断阳虚证的最佳界值,ROC诊断试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947,提示艾滋病阳虚证临床调查表对于艾滋病阳虚证的诊断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 ;二、对81例HIV/AIDS进行的肠道微生态研究结果发现:HIV/AIDS的肠道菌群分度均以Ⅰ度的居多,肠球菌计数高于健康对照组,HIV/AIDS有腹泻者肠道肠杆菌计数高于健康对照组和HIV/AIDS无腹泻组,HIV/AIDS无腹泻组肠道双岐杆菌计数高于有腹泻组,CD4和CD8计数均与肠道菌群分度负相关,CD4计数与肠球菌计数负相关(p<0.05),CD8计数与乳酸杆菌计数正相关,肠道菌群的分布使用还受到抗感染药物的影响;三、75例晚期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调查与随访,分析阳虚证量表总分与临床结局及免疫学微生态学指标的相关性显示:暂未发现阳虚证量表总分与艾滋病患者临床结局有相关性,阳虚证量表总分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无相关性,问诊总分与CD3+及CD8+ T淋巴细胞计数负相关,而G+ 球菌菌属阳性率与闻诊/切诊/量表总分呈正相关。结论:本研究研制的艾滋病阳虚证临床调查表对于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化研究是一个补充;对晚期艾滋病患者的阳虚证的免疫学和微生态学机制进行广泛的相关性研究,这在国际上仍属首次,为深入研究阳虚证的提供科学数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极地微藻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双粗糙表面磨削过程微凸体曲率半径的影响分析
电沉积增材制造微镍柱的工艺研究
艾滋病患者常见中医证型免疫功能的研究
肾阳虚证免疫基因-蛋白分子网络调控及中药网络修复效应机理研究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雄激素受体降低机制及意义
外周血中糖尿病相关microRNA表达在糖尿病前期转归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