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与寻找自然界是否存在原子质量数约292超重元素课题具有极强的探索性,有重大科学意义。利用中国原子能院现有的基于离子溅射技术离子源的串列加速器、Q3D磁谱仪及其焦面飞行时间探测器组合的AMS系统为开展超重元素探索提供了独特的、最有效、最可信的分析手段。该AMS系统能有效排除分子团离子的干扰、同位素离子的干扰、荷质比相同离子等的干扰,使超重元素最低探测限达到1.0E-16。可以对自然界不同地区的Th、U元素系列中是否存在原子质量数A=292或A从288至300范围内的超重元素给出Yes或No的明确回答.
该项目研究源于近年来国际上兴起的利用加速器质谱(AMS)在自然界类矿中寻找超重元素。该研究的主要内容是:⑴利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AMS装置建立超重核素的测量方法;⑵提高测量超重核的灵敏度;⑶在各种铅样品及富集样品中寻找超重核298Fl。该研究的重要结果有:⑴建立了在加速器高能端利用分子碎片模拟传输超重核的方法;⑵建立了采用化学富集方法来相对提高AMS超重核测量灵敏度的方法。⑶利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AMS装置对一系列铅样品及“富集超重核”的铅样品进行了测量,给出原始铅矿中超重核298Fl的探测上限为10^-12~10^-16量级。该研究建立的超重核传输方法和“富集方法”为今后利用AMS测量超重核奠定了重要基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几种现代检测技术在桑叶活性成分和有害物质残留分析中的应用
二元悖论是否是真实的货币政策约束
孕妇妊娠早期的氧化三甲胺及其代谢产物与超重的关联
Haynes282合金中不同元素含量对析出相析出行为的影响
Ordinal space projection learning via neighbor classes representation
超重核研究及新元素合成的探索
地核中氧元素含量及其存在形式的理论研究
重离子熔合与超重核合成机制探索
双核模型框架下超重元素生成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