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丘陵城市建成区时空扩展与城市韧性协调发展研究——以绵阳市为例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701172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1.00
负责人:曹琦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西南科技大学
批准年份:2017
结题年份:2020
起止时间:2018-01-01 - 2020-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师满江,冯会会,向铭铭,杨旭熠,黄琳萍
关键词:
城市韧性山地丘陵城市绵阳市城镇建成区扩展协调发展指数
结项摘要

The world's urban population will account for about 70% of the world's population in 2050, and urbaniza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biggest changes in twenty-first Centur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apid urbanization, the built-up area of city is expanding rapidly, and the risk factors of mountainous and hilly cities are more complex than those of other land forms. Therefore, urban resilience research of mountainous and hilly cities will become the research hotpot of urban geography. And new urban agenda point out Urban morphology (including urban sprawl, land use change, etc.) is closely related to urban resilience. All of these put forward the urgent demand for the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built-up area space-time expansion and urban resilience. The subject takes 2001-2016 years of Mianyang city as an exampl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apid urbanization, analyze urban built-up area space-time expansion characteristics, evaluate of urban resilienc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level, and establish the resilience index model to analyze the coordinate degree of urban built-up area space-time expansion and urban resilie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urban resilience, this paper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selection of the best urban scale of mountains and hills urban. And to a certain extent, provide scientific reference for the theory of big cities and small cities. The results can be applied to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mountainous and hilly cities under the view of urban resilience.

2050年世界城市人口将占全球总人口的70%,城镇化成为21世纪最大的变革之一。中国的城市以山地丘陵类型居多,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市建成区面积加速扩张,山地丘陵城市面临的风险因素较之其他类型城市更复杂,因此,山地丘陵城市的包容性、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城市韧性研究是城市地理学的研究热点,新城市议程指出,城镇形态(包括城市扩张、土地覆盖变化等)与城市韧性关系密切,以上皆对山地丘陵城市建成区时空扩展与城市韧性的关系研究提出迫切要求。课题以2001-2016年的绵阳市为例,分析绵阳市建成区时空扩展特征、评估城市韧性综合发展水平、建立协调发展指数,对城市建成区时空扩展与城市韧性发展的协调程度做出判断。旨在从韧性城市发展的视角出发,为山地丘陵城市确定城市最佳规模提供理论依据,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为大城市论和小城市论的博弈提供科学佐证,研究结果可应用于城市韧性发展视角下,山地丘陵城市的规划设计等领域。

项目摘要

构建了城市建成区时空扩展特征与城市韧性发展的耦合关系模型,在定量评价城市建成区空间规模特征,揭示两者的作用机制。评估城市韧性综合发展水平、建立协调发展指数,对城市建成区时空扩展与城市韧性发展的协调程度做出判断。旨在从韧性城市发展的视角出发,为山地丘陵城市确定城市最佳规模提供理论依据。随后构建城市裸地覆被变化与城市热岛效应的耦合关系模型,以绵阳市为例,通过反演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过程中地表温度响应特征,构建城市裸地的热岛效应贡献度指数,分析了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裸地时空变化的地表热环境响应特征。.接下来,通过对低坡丘陵区城市裸地时空分布特征的研究,探讨了城市裸地形成和改造的主要途径。利用Landsat TM/OLI系列遥感影像提取城市裸地的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LULC)变化信息,分析城市裸地的时空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市裸地的评价和分类指标体系,并确定了五种裸地类型。城市空地数量和分布与人类活动强度密切相关。在城市空地分类改造和再改造活动中,应考虑区位、地形、景观指数、交通、服务设施、城市规划等因素的多重影响。研究结果可应用于城市韧性发展视角下,山地丘陵城市的规划设计等领域。.另外,完成译著一部。将韧性思维纳入城市规划所需的各种创新方法和过程中。除此之外,还讨论了如何提高城市管理质量,如何在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时,提高、改进或调整规划范式,以及与城市韧性评估和韧性改善计划有效性等问题。.研究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几个案例。这些案例说明了城市韧性的理论是如何应用于实践的,实践成功的经验是什么。以及为了增强城市社区韧性需要克服哪些挑战等。这些成功案例表明,城市在提高自身韧性能力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方面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介绍了一种可用于城市形态韧性评估的概念框架。这一概念框架涵盖了城市形态元素在宏观、中观和微观尺度上与城市韧性相关的问题。还提供了与概念框架中提到的城市形态要素相关的理论和经验等。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DOI:10.19713/j.cnki.43-1423/u.t20201185
发表时间:2021
2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DOI:10.18402/resci.2020.12.01
发表时间:2020
3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DOI:10.16506/j.1009-6639.2018.11.016
发表时间:2018
4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DOI:
发表时间:2015
5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DOI:10.19336/j.cnki.trtb.2020112601
发表时间:2021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城市山地公园低影响开发系统布局构建研究——以“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重庆为例

批准号:51708452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刘家琳
学科分类:E0802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西部平原城市与山地城市多中心开发的环境绩效比较研究:以成都和重庆为例

批准号:41771534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刘勇
学科分类:D0716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基于乘客行为的山地城市公交系统运能资源时空协同配置研究——以贵阳市为例

批准号:71864008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赵航
学科分类:G0413
资助金额:29.7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基于GIS的快速城市化地区城市扩展空间预警研究——以深圳市为例

批准号:71073116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李全
学科分类:G0413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