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二种病毒控制理论与技术研究。1证明对杆状病毒(MBV)水平传播途径,丰年虫和饲料作为MBV载体起传播作用,揭示对虾体内MBV数量与营养和水体理化因子的关系,即:Y=-12.089X1+1.216X2+2.734X3+0.52X4,Y为对虾病毒相对数量X1为营养水平X2为盐度,X3为氨氮,X4为亚硝酸氨。这一成果也可应用于对虾自斑综合症病毒(wssv)的控制。2建立wssv环境控制理论与技术,包括4个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wssv传染源、传染途径、宿主种类,wssv对对虾的致病性及潜伏感染的剂量依存关系,潜伏感染形成的机制,潜伏感染转为急性感染与气修水体理化因子关系,最后得出营养和环境调控能控制wssv的暴发的功能。为此建立了12种控制wssv暴发流行的措施。该理论与技术为广东省对虾发展作出贡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斑节对虾杆状病毒(MBV)核酸探针制备及应用的研究
斑节对虾卵巢发育相关基因的克隆和表达研究
斑节对虾种群遗传学及遗传改良的基础研究
热休克蛋白90基因在斑节对虾卵巢发育中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