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71神经毒性靶点的鉴定及致病机理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071351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5.00
负责人:王汉中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安学芳,郑振华,张晓玮,柯贤良
关键词:
反向遗传学(EV71)致病机理Enterovirus71高神经毒性
结项摘要

EV71病毒感染可引起无菌脑膜炎、小脑脑炎及急性肌肉无力麻痹等神经系统并发症,其神经细胞毒性是引起婴幼儿重症手足口病死亡的重要病因,但其致病机理仍是个迷。本项目在EV71分子流行病学和生物信息学基础上,以高神经毒性EV71分离株为研究对象,利用反向遗传学技术平台,构建一组3Dpol 基因和IRES不同位点突变的EV71病毒,通过对神经细胞和非神经细胞的感染,在细胞水平检测不同突变株的复制特性,鉴定EV71 3Dpol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靶蛋白及与神经毒性相关的蛋白,解析3Dpol 基因和IRES核苷酸突变与病毒毒力变化的相关性;利用动物感染实验,通过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切片,不同组织内病毒含量的定量检测,血液中细胞因子、免疫因子、炎症因子的定量测定,比较不同EV71变异株对宿主免疫系统的影响,揭示高神经毒性EV71导致病毒毒力增强的分子机理,为新型疫苗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平台。

项目摘要

1.EV71 强神经毒性关键位点的鉴定.将具有不同临床症状的EV71的分离株脑内接种乳鼠,通过连续传代获得一组高致病性,强神经毒性的EV71分离株,在此基础上,通过空斑纯化获得一株强神经毒性的克隆株,命名为EV71 -9-6-1 MBP1。动物感染实验表明,EV71 9-6-1 MBP1能够从中枢神经系统广泛扩散至外周其他脏器,主要引起淋巴细胞浸润等炎症反应,与感染后期引起的高致死率紧密相关。通过蛋白质芯片和ELISA等方法证实EV71 -9-6-1 MBP1感染乳鼠脑组织中MCP-1和RANTES两种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显著上升,与病毒致病性提高和炎症反应加剧呈正相关反应,通过基因组测序,比较EV71 -9-6-1 MBP1和亲本株的两个区域,既病毒多聚蛋白翻译相关的IRES和与病毒侵入相关的衣壳蛋白VP1、VP3区域。结果表明,在IRES区的二级结构区域Loop 4,两者序列存在较大差异,这一区域的主要功能是与被切割的宿主翻译起始因子eIF4G结合,竞争抑制宿主蛋白的翻译,而在VP1和VP3区域,我们发现多个氨基酸位点突变,如VP1的第43个位点由碱性赖氨酸(K)突变为中性蛋氨酸(M)。.2.EV71 强神经毒性与宿主天然免疫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EV71 强神经毒性与宿主天然免疫之间有着密切的相关性,研究结果阐明了EV71 病毒调控宿主抗病毒免疫的一种新机制,即通过其2C蛋白作用于IKKβ的N端而抑制IKKβ的磷酸化,进而抑制NF-κB 的转录激活。同时发现宿主脑内高丰度分布的microRNA:hsa-miR-296-5p能通过结合EV71 基因组上的关键位点有效抑制EV71 的复制,阐明了EV71 可通过突变逃逸miRNA 的抑制的分子机制。.临床调查发现EV71感染重症人中常伴有博卡病毒的共感染,而博卡病毒 (HBoV) 主要感染婴幼儿,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开展了HBOV和EV71共感染对EV71致病性的影响的研究。研究表明 HBoV NP1通过同IRF-3相互作用阻止IRF3与IFN启动子的结合阻断了IFN的生成,而HboV VP2能与RIG-I的负反馈调节因子RNF125结合并抑制RNF125介导的RIG-I的泛素化降解,从而导致IFN-b持续产生。本研究揭示了HBoV调控宿主免疫反应的两种新机制。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DOI:10.19701/j.jzjg.2015.15.012
发表时间:2015
2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DOI:10.15986/j.1006-7930.2017.06.014
发表时间:2017
3

一种改进的多目标正余弦优化算法

一种改进的多目标正余弦优化算法

DOI:
发表时间:2019
4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19
5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DOI:10.13488/j.smhx.20190284
发表时间:2019

王汉中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1170874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571177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540076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批准号:81772206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5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371811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9600092
批准年份:1996
资助金额: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9830270
批准年份:1998
资助金额:9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批准号:30770083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IRES调控EV71神经毒性的分子机理研究

批准号:81371811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王汉中
学科分类:H2102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通过新的EV71抑制剂suramin靶点鉴定探索EV71病毒宿主相互作用

批准号:31270204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艾德铭
学科分类:C0107
资助金额:7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遗传性耳聋致病机理和药物新靶点的研究

批准号:81530030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郑庆印
学科分类:H14
资助金额:273.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4

马兜铃酸肾毒性基因靶点的研究

批准号:30471306
批准年份:2004
负责人:吴国娟
学科分类:C1808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