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旨在建立科学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方法估算中国人力资本的总量,构建全国及省级人力资本的指标体系及年度人力资本指数。我们将以国际化的团队参与到目前国际社会对人力资本测量的研究与讨论,改进国际上现有的方法,即收入法、成本法、特征测量法以及欧盟最近提出的时间法,科学地度量我国人力资本水平,争取使中国人力资本的测量和方法成为国际人力资本指标体系的一部分。我们将运用先进的计量经济学方法和统计方法估计各种模型参数及缺失数据,同时比较不同方法测算的人力资本结果并分析其准确性和稳健性,从而建立更完善的并适合中国国情的测量方法和指标体系。本项目将为相关领域的实证研究提供综合的人力资本度量指标,为更深入地研究人力资本及其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创造条件;在实践上为政府相关的重大经济社会决策提供重要的定量依据,并为人力资本作为国民账户的一部分纳入到整个国民财富的衡量体系提供有益的前期工作。
尽管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与创新的重要作用已成为共识,但准确测度人力资本却一直是研究中的难点。根据中国数据的特点,本研究将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Jorgenson-Fraumeni终生收入法(以下简称J-F方法)确定为计算中国人力资本存量的主要方法。同时,根据人力资本理论,本研究将微观调查数据和宏观数据相结合,改进了J-F方法,大大增加了该方法运用于中国数据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基于改进的J-F方法,本研究测算了中国1985-2009年全国、全国分性别和城乡的人力资本总量、劳动力人力资本总量及相应的人均人力资本,分析了它们的分布状况和变化趋势。同时,本研究测算了北京、辽宁、上海、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贵州、甘肃、天津、黑龙江、浙江、广西壮族自治区和陕西十七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前述各类人力资本,构建了多种相应的度量指标,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分析。本研究结果对中国人力资本政策制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同时能为相关领域的实证研究提供人力资本面板数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服务经济时代新动能将由技术和服务共同驱动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两种夜光数据测算社会经济指标能力对比
中国人力资本的度量研究:扩展及深化
中国人力资本指数体系完善及其应用
中国人口和人力资本多区域与概率预测
人力资本投资及其对中国就业与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