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对于劳动者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已为许多经济学家所强调。我国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人力资本并不丰富,而且投资也相对不足。过多的低素质劳动力不仅对我国的就业和收入差距问题产生了巨大的压力,而且日益成为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瓶颈。如何通过合适的人力资本投资促进政策将人口压力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政策问题。本项目将以劳动经济学、微观发展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和分析工具为基础,从人力资本投资视角来分析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并现的就业和收入差距问题,着重研究微观主体的人力资本投资决策、人力资本投资的劳动力市场效应等方面的理论和政策问题,为促进就业、减少收入不平等、确保社会经济和谐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本课题从就业结构失衡和收入不平等两大现象出发,研究了人力资本投资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基于人口普查和经济普查等微观调查数据以及其他统计资料,本课题运用统计和计量经济学分析工具主要研究了:(1)人力资本集聚外部性的生产率效应;(2)教育质量对人力资本生产和地区经济差异的影响;(3)企业家精神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4)功能性和规模性收入分配问题;(5)转型期收入差距变动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包括:企业劳动生产率显著受益于雅格布斯外部性,比较而言,马歇尔外部性对企业劳动生产率并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此外,雅格布斯外部性的大小还与企业自身的规模大小和劳动生产率高低等异质性特征有关;以师生比率衡量的教育质量对劳动生产率有显著且稳健的正效应,在均值处师生比率每上升一个标准差(0.916)有助于提高地区劳动生产率约3.09%。教育数量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大小部分取决于教育质量的高低。教育质量越高教育数量对劳动生产率的促进效应越大;即使控制了可能影响经济增长的其他人口以及制度变量,以企业家精神对中国的经济增长仍有显著的正效应;收入分配差距在1980-2005年期间总体上呈扩大趋势,并且对经济增长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本课题的研究成果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人力资本在我国劳动力市场转型发展过程中的角色和作用。有关人力资本集聚的研究结论对于政府实施合适的产业发展政策提供了依据。.本课题已累计发表论文12篇(标注基金资助10篇),其中在SSCI国际期刊发表两篇,在《经济研究》发表2篇,在《管理世界》发表1篇,超额完成计划书预定的研究任务。研究成果累计他引50余次,获浙江省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浙江省社会科学联合会第四届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各1项。.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收入差距会促进创新吗?——价格效应抑或规模效应
农地整治何以促进农户收入增加——基于整治模式和地貌类型的异质分析
收入共享与谈判权力对供应链碳减排决策的影响
民营上市公司组织冗余与创新投入的关系研究
来自新兴市场的公司上市对目的地市场的影响———以中国香港市场为例
劳动力市场表现、收入差距与贫困:对非正规就业的经验分析
包容性的城市发展:人口规模、人力资本外部性对就业和收入的影响
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与子女的人力资本投资:影响机制与解决途径
不完全劳动力市场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和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理论、实证及其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