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是影响移植成功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尸体肝移植发展迅速。肝移植术后合并症较多且其临床表现与排斥反应不易鉴别,诊断排斥反应的金标准即肝组织活检,此种方法不但可能带来新的损伤并将伴随移植患者终身。已有很多研究用于非创伤手段诊断肝排斥反应,其中以超声成像应用最广泛,但超声图像对肝排斥反应并非特异。器官排斥反应的关键机制是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内皮功能损伤时以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上调表达为特征。超声造影剂及其成像技术的发展使得超声仪器能对体内微量的造影剂清晰成像,而且造影剂微泡标记特异性分子或药物的技术已经成熟并在基因导入、靶向给药、炎症成像方面取得了可行的进展。本研究试图将超声造影剂微泡标记上ICAM-1的特异性抗体,进行ICAM-1高表达的受损内皮细胞成像,从而早期、特异、无创的诊断排斥反应。同时,不同于放射造影剂,超声造影剂仅随血液流动,不会渗入间质干扰成像效果。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响应面法优化藤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超声靶向造影剂结合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诊断早期动脉硬化的实验研究
胆汁中细胞因子基因表达与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关系研究
T细胞靶向性纳米复合物在急性排斥反应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穿孔素和颗粒酶基因对肝移植急性排斥早期诊断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