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结的无创性检查一直备受关注。在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中,肿瘤引流区域内淋巴结的评价非常重要,其中最为重要的当属前哨淋巴结。特别是在手术中,确认并彻底清除肿瘤相关的淋巴结对治疗效果影响极大。如何对淋巴结病变作出准确的定位和定性诊断,一直是困扰临床医生的棘手难题。目前研究较多的CT, MRI及PET不仅都不能够准确地将前哨淋巴结从其它的淋巴结中区分开来,而且无法在术中使用。因此,建立一种较准确的淋巴结定位和评价新技术一直是改善肿瘤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本研究是选择特异性配体磷脂酰丝氨酸和穿透力较强的近红外荧光染料组装到超声造影剂微泡表面,使造影剂选择性结合于淋巴结,得到特异性的"标记",利用超声扫查和激发光照射实现超声/荧光双模式靶向显像,获取淋巴管及淋巴结的解剖和功能信息,为临床提供较准确的诊断和治疗依据。
淋巴结的无创性检查一直备受关注。在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中,肿瘤引流区域内淋巴结的评价非常重要,其中最为重要的当属前哨淋巴结。特别是在手术中,确认并彻底清除肿瘤相关的淋巴结对治疗效果影响极大。如何对淋巴结病变作出准确的定位和定性诊断,一直是困扰临床医生的棘手难题。本研究选择特异性配体磷脂酰丝氨酸和穿透力较强的近红外荧光染料,将其组装到超声造影剂微泡表面,使造影剂选择性结合于淋巴结,得到特异性的“标记”。.所制备的双功能微泡大小均匀、表面光滑,粒径范围约为2-5 μm左右,具有明显的超声造影的效果,并且壳层可发出近红外荧光。近红外染料的包封率为52.6%,载药量为0.25%;经毒理实验证实双功能造影剂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动物实验显示,超声造影剂经皮下注射后可很快显示流入的淋巴管及相应淋巴结,近红外荧光成像与超声造影图像有良好的一致性。解剖证实所有蓝染的淋巴结均可荧光成像。.此外,通过兔VX2肿瘤模型,进一步评价超声/近红外荧光淋巴靶向双功能造影剂在前哨淋巴结定位及定性方面的能力。结果显示,使用专利兰染料、超声淋巴结造影显像、近红外荧光成像对前哨淋巴结的显示率分别为95%,79%和95%,敏感性分别为87%,74%和92%。使用灰阶超声,前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分别60%和74%,而双功能造影剂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0%和87%。制备的双功能造影剂因将两种显像方法取长补短,显著提高了检测前哨淋巴结的检出率和敏感性。利用淋巴靶向的超声造影剂行静脉和血池双重造影,也显示出了一定的诊断淋巴结良恶性的能力。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响应面法优化藤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Wnt 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混采地震数据高效高精度分离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基于相变型中空碳纳米粒的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超声/MRI显像机制研究
超声分子靶向造影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前哨淋巴结转移的基础研究
靶向载药PLGA超声微泡定位与治疗乳腺癌转移前哨淋巴结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新型荧光靶向示踪剂的基础与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