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海流模式没有考虑海浪破碎释放的动量通量。本项目利用现有的海浪和海流模式,探讨海浪破碎动量通量对于热带太平洋海洋边界层年际变化的影响。利用海浪模式计算研究区域的海浪谱,并基于海浪动量守恒得到海浪破碎动量通量。在此基础上,在海流模式中考虑海浪破碎动量通量,并研究海浪破碎动量通量如何在年际变化尺度上影响混合占重要作用的热带太平洋海洋边界层变化。本研究可为海洋边界层机制和海-气相互作用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项目组成员在项目执行期间按照项目研究内容开展工作。项目组成员分别从相位分辨和相位平均的角度出发,发展和研究海浪破碎动量通量计算方法。在相位分辨意义上,利用完全非线性数值波浪水槽,模拟水槽中波浪的生成、传播和破碎,从海浪内部能量变化的角度寻找海浪破碎动量通量的估算方法;在相位平均意义上,利用先进的海浪预报模式,发展了有效的海浪破碎动量通量计算方法,并计算分析热带太平洋及北太平洋海浪破碎动量通量时空分布特征。同时,项目组成员针对热带太平洋海洋动力过程开展系列研究。研究西风爆发对热带太平洋年际变化影响,从海洋内部热变化探寻热带太平洋年际变化不对称性的主要成因,并在印度洋和太平洋年际变化研究上取得新突破。进一步,项目组成员针对浪-流相互作用开展研究。设计北太平洋环流实验,并量化海浪破碎动量通量对北太平洋环流影响,初步探讨台风浪中的浪-流相互作用问题。在此基础上,项目组成员又进一步拓展了研究内容,取得了一些新的研究成果。在本项目资助下,项目组成员共发表学术论文10篇,其中SCI收录论文4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6篇。超额完成了预定的研究目标和内容。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自由来流湍流与三维壁面局部粗糙诱导平板边界层不稳定 T-S波的数值研究
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及生态修复研究进展与展望
特斯拉涡轮结构参数影响分析及应用前景
气溶胶辐射效应对城市边界层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南极海冰变化对热带太平洋上层海洋年际变化影响的研究
太平洋海气碳通量年际变化
不同类型印度洋偶极子影响热带太平洋年际变化的海洋通道过程
海洋环流对太平洋海平面季节和年际变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