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国马氏钳蝎的毒液中发现一种新的抗昆虫毒素BmKαIT1,采用Edman降解配合ESI质谱测定其按基酸顺序。通过2D-NMR进行自旋体系识别和序列归属得到质子化学位移归属表,通过NOE归属得到903个跑离约束因子,加上45个扭转角约束和氢键约束,采用DIANA程序进行距离几何计算得到50个初始结构,进行模拟退火和能量优化得到20个最佳溶液结构。其主要特征包括一段α螺旋和三股反平行的β折叠结构,通过两对硫-硫键相互连接;分子中存在两个疏水簇A和B分别位于分子两侧。这些于级和三级结构特征与抗哺乳动物毒素BmK I等十分类似,而在电荷分布上存在着某些差异,表明在长链蝎毒蛋白与受体结合的过程中,静电相互作用可能对结合位点的选择性起关键作用。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基于分形维数和支持向量机的串联电弧故障诊断方法
活性肽药物的吸收机制及药动-药效学研究
民族药羊耳菊活性部位的体内过程及药动学-药效学相关性研究
异丙酚复合麻醉的药动学与药效学研究
基于"脑微透析-药动学/药效学"的交泰丸"配伍生新"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