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研究采用先进的多同位素(137Cs、210Pbex和7Be)示踪技术,通过对滇池流域近几十年退耕还林工程(包括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实施前后的对比示踪,在研究同位素土壤剖面分布特征和基准值,以及重建210Pb和7Be土壤侵蚀模型的基础上,示踪不同环境因子(植树造林的年龄、坡度、坡长等)条件下,土壤侵蚀速率的变化,重点研究植树造林工程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机制和减蚀效益;同时根据不同源地土壤和沉积物中137Cs、210Pbex和7Be同位素含量的测定,利用混合模型,确定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裸坡地、坡旱地、植树造林地)的相对来沙量,全面评估植树造林工程的减沙效益。本项目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而且对滇池流域的水土流失治理,特别是退耕还林工作的决策,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基于MODIS-NDVI数据的植被碳汇空间格局研究——以石羊河流域为例
政策驱动下石羊河流域生态效应变化分析
滇池流域退耕还林对侵蚀条件下土壤氮素流失响应的示踪研究
滇池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侵蚀产沙响应和生态环境影响的示踪研究
滇池流域土壤侵蚀与氮流失的同位素示踪研究
滇池流域土壤侵蚀和沉积泥沙来源的同位素示踪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