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处理资源税费绿色化转型和保持价格总水平稳定之间的关系,成为实施资源税费改革的难点。本项目结合我国国情设计科学合理的资源税费绿色化转型框架,基于我国价格管制背景探讨资源税费绿色化转型对资源性产品价格的影响,并结合价格管制背景下的价格传导和全要素生产率的综合分析研究资源税费改革对价格总水平的影响,从而为我国政府正确处理资源税费改革和保持价格总水平稳定之间的关系提供理论依据。本课题基于我国价格管制背景探索资源税费的税负转嫁和价格传导规律,弥补国内在该领域研究的不足,创新性强;同时,本课题充分考虑技术进步在价格传导机制中的作用,探讨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平抑资源税费提高带来的成本推动型价格上涨的可能性,为统筹解决我国资源税费的税负转嫁和保持价格总水平稳定之间的矛盾提供切实的理论支持,从而有助于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和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因此本课题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本项目已经圆满完成研究计划的五个部分:1.资源税费“绿色化”转型研究;2.资源税费“绿色化”转型对资源性产品价格的影响——基于我国资源性产品价格管制背景的分析;3.我国资源性产品价格在价格体系内部的传导规律研究;4.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特点及其对价格总水平的影响;5.资源税费“绿色化”转型引致的资源性产品价格变化对价格总水平的影响——基于价格管制背景下的价格传导和全要素生产率的综合分析。我们把上述内容从不同角度浓缩成论文,已经发表论文8篇,其中3篇被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 Web of Knowledge的两大基础会议索引ISSHP/ISTP收录,4篇论文发表于国内核心期刊。其中,《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对电价改革的影响分析》(《中国物价》2013年第7期)荣获第六届“薛暮桥价格研究奖”;《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财税制度取向与配套改革》荣获中青年改革开放论坛(莫干山会议2013)优秀论文。另外,还有三篇论文目前正处于审稿过程中。.在本课题框架内,课题组负责人四次参加国际会议,四次参加国内学术研讨会,并且在所有这些会议上宣读了本课题的部分研究成果。同时,本课题参与培养了3名博士,9名硕士。.本项目的研究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受资源税采取渐进改革方式的影响,课题组没有来得及深入研究是否应该把作为资源的土地、森林、草原等纳入资源税;同时分位数回归的结果不太理想,为此,课题组已经尝试用投入产出方法和CGE模型进行了补救。.虽然存在以上二点不足,但是本项目有四点创新:1.引入行业成本传导能力模型对资源开采行业的税负成本转嫁能力进行了定量测算;2.运用投入产出价格模型模拟了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对下游行业的价格传导过程,为相关部门进行资源税改革提供了决策依据。3.在价格管制背景下全面系统分析了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对电价改革的影响。4.研究了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特点,并基于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特点分析下游企业对上游资源开采业转嫁资源税税负的消化能力,认为通过技术进步提高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抑由资源税改革可能带来的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本项目的这些创新及其研究结论为相关部门进行资源税改革提供了决策依据,有助于提高我国资源税改革的科学性,因此本项目的研究已经圆满达到预期目标。.今后课题组一方面争取发表更多的课题成果,另一方面对以上两点存在的问题继续探索,尽可能完善本项目研究。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基于全模式全聚焦方法的裂纹超声成像定量检测
响应面法优化藤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来自中国10个资源型省份的经验证据
我国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管制研究
自然垄断性产业价格管制模型研究
能源价格扭曲纠正视角下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潜力与实现路径研究
我国大豆目标价格实施的福利变化和要素分配效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