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是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发展机制远未阐明。我们前期研究表明Mel-18在前列腺癌中起抑癌作用,1805C/T (SNP)与D期前列腺癌预后相关,1805C/T位于Mel-18与miR-181a的结合位点中,该SNP的二级结构存在着差异。我们提出该SNP影响Mel-18生物学作用的机制,即:该SNP影响miR-181a与Mel-18互补配对或影响Mel-18 mRNA 稳定性。本研究拟通过调控miR-181a表达及荧光素酶实验证实Mel-18是miR-181a调控的下游靶基因;验证该SNP是否影响miR-181a与Mel-18互补配对,阐明Mel-18在前列腺癌中的生物学功能及机理;通过分析该SNP及miR-181a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确定该SNP或miR-181a是否可作为判断前列腺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前列腺癌发病率在逐年提高,已跃居为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前三位,但其发生、发展机制远未阐明。前列腺癌发病机制未明,可能与癌基因的激活及抑癌基因的失活,导致细胞生长失控有关。如何寻找合适的靶向分子是前列腺癌基因治疗的重要研究方向。. 本研究证实miR-181a 在前列腺癌为抑癌基因的推断,分析了miR-181a与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生物学功能及可能的作用机制。研究进一步发现Mel-18可抑制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逆转录病毒介导Mel-18的过表达可以抑制前列腺癌PC-3细胞在体外生长、迁移和侵袭,促进凋亡,并在裸鼠活体内发挥抗肿瘤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调节细胞周期和凋亡相关因子(Cyclin-D1、pGSK3β、pAkt 、P27、c-Myc 、p16)来实现的,证实Mel-18 在前列腺癌为抑癌基因,Mel-18有可能成为前列腺癌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miR-181a能通过结合到Mel-18 3'UTR上对Mel-18表达进行调控,Mel-18基因1805C/T的SNPs在前列腺癌的转移及复发具有重要作用。Mel-18基因1805C/T的SNPs恰位于miRNA-181a和Mel-18基因mRNA3’ UTR配对序列中,Mel-18在1805T与1805C两种等位基因形成的mRNA的二级结构上亦存在差异,等位基因T较C产生的mRNA 水平亦发生明显变化,由于SNPs间的这些差异,抑制含“C”等位基因个体中的Mel-18的转录,并可能抵制其蛋白的翻译,从而可能促进前列腺癌进展。. 本研究鉴定miR-181a靶定Mel-18,是本项目的一个关键科学问题。进一步阐明1805 C/T的SNP影响Mel-18生物学作用的机制,是本项目的另一个关键科学问题。本研究的科学意义为前列腺癌靶向治疗奠定了基础,为前列腺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本项目发表论文11篇,SCI论文3篇,获得全军医疗成果三等奖二项,大会报告论文三次。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MiR-145 inhibits human colorectal cancer cell migration and invasion via PAK4-dependent pathway
五轴联动机床几何误差一次装卡测量方法
Inhibiting miR-22 Alleviates Cardiac Dysfunction by Regulating Sirt1 in Septic Cardiomyopathy
Hoxb5基因microRNA结合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影响膀胱癌患病风险分子机制研究
F1核苷酸结合位点的状态对F0构象的影响及功能的调控
单核苷酸多态性影响DcR3基因在食管鳞癌中高表达的机制研究
单核苷酸多态性影响eNOS基因在开角型青光眼中低表达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