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效应的特异性是针灸取效的基础,经脉脏腑相关与脑联系研究是探明针灸作用机制的突破口。本研究通过观察不同经穴与大脑皮层的对应关系,建立经穴特异性脑功能活动定位模型,同时观察针刺对脑信息加工过程的影响,找出针灸效应的中枢整合机制,旨在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解释针灸理论的原理,对于经穴理论的推广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拟采用fMRI-ERPs技术平台,运用fMRI技术观察针刺心经经穴及其调整急性心肌缺血效应的特异性激活脑区;通过对不同ERPs成分的提取,分析针刺心经经穴及其调整急性心肌缺血的潜在的脑机制;将ERPs与fMRI数据进行融合,建立脑活动源定位的3D模型,探明针刺心经经穴后的脑功能激活区域,从而建立针刺的脑中枢机制研究的关键技术,深入探讨针刺心经经穴抗心肌缺血效应的脑整合机制,为进一步研究腧穴-经络-脑之间的关系,探讨经穴效应与中枢神经通路的相互关系等后续深入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本项目采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结合事件相关电位(ERPs)技术平台,研究不同经穴(心经原穴神门、肺经原穴太渊)与大脑皮层的对应关系,探讨经穴特异性脑功能定位及针刺对脑信息加工过程的影响。通过fMRI 技术观察针刺心经经穴及其调整急性心肌缺血效应的特异性激活脑区;通过对不同ERPs 成分的提取,分析针刺心经经穴及其调整急性心肌缺血的潜在的脑机制。通过选取60例在校大学生,观察电针心经原穴神门、肺经原穴太渊前后事件相关电位P300波幅及潜伏期、脑地形图电压分布的改变,并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方法复制急性心肌缺血家兔模型,观察并分析家兔大脑皮层听感觉门控电位P50及脑功能激活区域变化情况。结果显示,神门、太渊均能影响正常人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波幅和潜伏期;神门、太渊对正常人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影响存在差异性,其中神门对P300的影响最为明显;神门、太渊对脑地形图均有一定影响,但影响的脑区域不同;电针不同经穴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大脑皮层感觉门控能力的调整作用具有相对特异性,电针心经原穴“神门”的调整作用优于电针肺经原穴“太渊”。电针“神门”、“太渊”穴分别引起正常及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家兔不同脑功能区的激活或负激活。电针右侧的经穴主要激活对侧的大脑皮层功能区,同侧也有部分激活。. 本项目证实神门、太渊针刺对机体事件相关电位P300、P50的影响存在差异性,初步探明了针刺心经经穴后的脑功能激活区域变化情况,为进一步研究腧穴-经络-脑之间的关系,探讨经穴效应与中枢神经通路的相互关系等后续深入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偏头痛循经取穴针刺效应的脑内神经信息响应特征研究
针刺心经抗心肌缺血的传入效应机制研究
经穴—脏腑相关学说及针刺效应的神经学机理探讨
针刺启动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免疫保护机制的经穴效应特异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