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菌侵染诱导植物线粒体膜出现抗氰交替电子传递途径的分子基础

基本信息
批准号:30471133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21.00
负责人:李红玉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兰州大学
批准年份:2004
结题年份:2007
起止时间:2005-01-01 - 2007-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何苏琴,敬兰花,张春江,孟雪琴,肖曼,张波,何伟,张志明,唐德平
关键词:
病原菌侵染抗氰交替电子传递途径线粒体膜
结项摘要

植物线粒体膜的显著特征之一是在正常的细胞色素C电子传递途径之外还存在着一条对氰化物不敏感的抗氰交替电子传递途径,但是其在非产热植物中运行的调节机制和生理学意义一直是一个谜团。实验中我们发现植物被病原菌侵染后,其抗氰交替电子传递途径的末端氧化酶被迅速诱导出来,植物线粒体膜上的电子传递途径出现分支,一部分电子由细胞色素途径转入对氰化物不敏感的抗氰交替途径,导致高强度的抗氰呼吸出现。运用质谱和其它现代技术,从深层次上探讨这种发生在植物线粒体膜上的独特现象究竟有什么病理学意义?其发生、发展的调控机制是什么?将是本项目的研究重点。相信随着项目研究的深入,不仅能使我们更多地了解线粒体膜上电子传递的复杂机制,解开植物体内抗氰交替途径运行的诸多谜团,而且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病原菌侵染植物的机理,丰富植物病理学的理论。

项目摘要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DOI:10.19701/j.jzjg.2015.15.012
发表时间:2015
2

新疆软紫草提取物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抗小鼠原位肝癌的作用

新疆软紫草提取物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抗小鼠原位肝癌的作用

DOI:
发表时间:
3

人β防御素3体内抑制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内植物生物膜感染的机制研究

人β防御素3体内抑制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内植物生物膜感染的机制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17
4

线粒体自噬的调控分子在不同病生理 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线粒体自噬的调控分子在不同病生理 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DOI:10.3969/j.issn.1007-6948.2019.05.044
发表时间:2019
5

粉末冶金铝合金烧结致密化过程

粉末冶金铝合金烧结致密化过程

DOI:10.13374/j.issn2095-9389.2018.09.008
发表时间:2018

李红玉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0670070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071335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3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772147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5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1801322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0170238
批准年份:2001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571989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6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交替氧化酶诱导植物抗病毒侵染的机理研究

批准号:30870187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梁五生
学科分类:C0203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光下小麦抗氰交替途径作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协同节点的分子机制

批准号:31071335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李红玉
学科分类:C1304
资助金额:3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活性氧(H2O2)对胡杨叶虫害时抗氰交替途径的调节研究

批准号:30972336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万东石
学科分类:C1605
资助金额:3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植物双链RNA病毒侵染的分子基础

批准号:30170042
批准年份:2001
负责人:龚祖埙
学科分类:C0109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