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病毒和日本脑炎病毒均以蚊虫为媒介进行传播,广泛流行于热带与亚热带地区,每年有上亿人感染,死亡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目前,对登革热和日本脑炎都缺乏有效的治疗,前者尚无疫苗上市,而后者的预防主要使用减毒活疫苗,有潜在致病风险,且毒副作用大,故新型候选疫苗设计与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假病毒是不含核酸的病毒空壳结构, 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而不具有感染性, 是一种极为理想的候选疫苗。本研究根据登革及日本脑炎病毒E蛋白的结构特点及免疫原性分布,以日本脑炎病毒基质蛋白为骨架,融合具有免疫保护功能的截短型登革病毒E蛋白及日本脑炎病毒E蛋白III区,设计嵌合型登革-日本脑炎 (D-J)假病毒;构建表达载体,在细胞中进行假病毒自组装颗粒的形成研究;制备假病毒并进行动物实验,检测抗体产生及细胞因子水平,结合体外中和试验和淋巴细胞增殖实验评价假病毒的免疫效能,为制备新一代嵌合型登革-日本脑炎疫苗奠定基础。
登革病毒和日本脑炎病毒均以蚊虫为媒介进行传播,广泛流行于热带与亚热带地区,每年有上亿人感染,死亡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目前,对登革热和日本脑炎都缺乏有效的治疗,前者尚无疫苗上市,而后者的预防主要使用减毒活疫苗,有潜在致病风险,且毒副作用大,故新型候选疫苗设计与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假病毒是不含核酸的病毒空壳结构, 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而不具有感染性, 是一种极为理想的候选疫苗。本研究首先对我国流行分离株(GZ2002)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选择了登革病毒E蛋白III区(EDIII)进行分子克隆和表达,证实EDIII有保护功能;再根据登革病毒及日本脑炎病毒E蛋白的结构特点及免疫原性分布,以登革病毒基质蛋白为骨架,融合具有免疫保护功能的截短型登革病毒E蛋白及日本脑炎病毒E蛋白III区,设计嵌合型登革-日本脑炎 (D-J)假病毒,构建了表达载体,转染细胞,并在细胞中进行假病毒自组装颗粒的形成研究,获得了假病毒颗粒;利用制备的假病毒进行动物实验免疫,获得了抗体,并利用体外中和体内乳鼠保护实验评价假病毒的免疫保护效能,为制备新一代嵌合型登革-日本脑炎疫苗奠定了基础。发表论著8篇,其中SCI收录期刊论文4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参加全国、地区性学术会议论文4篇,培养研究生2名。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基于Pickering 乳液的分子印迹技术
内质网应激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甘肃省粗颗粒盐渍土易溶盐含量、电导率与粒径的相关性分析
线粒体自噬的调控分子在不同病生理 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构建乙脑/登革嵌合病毒进行登革疫苗基础性研究
重组登革膜泡疫苗的构建及其免疫效能研究
伪狂犬病病毒/日本脑炎病毒复制子嵌合疫苗载体的构建及评价
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发病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