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足三里激发体表靶向热效应的规律研究和机制探讨

基本信息
批准号:30973795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1.00
负责人:关玲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李军艳,程志刚,赵秀梅,姜岳波,李金锋,张立俭
关键词:
微循环艾灸体表足三里红外
结项摘要

我们在前期工作中发现,艾灸足三里可以远距离激发躯干特定部位的体表出现热像改变,常见于同侧腹股沟、小腹部、双侧结肠区,呈片状分布。而其他穴位如后溪、委中无此现象。推测可能是艾灸穴位在体表的一中"靶向热效应"。对这种现象深入观察、总结规律并探讨机制能够填补针灸特别是艾灸在体表效应反应方面的空白,也会使气街、皮部等经络理论的研究有所突破和发展。本研究改良目前常用的红外分析方法,用红外测温仪和红外热图两种技术,既测量"点"温,又分析热"区"变化,绕开了红外热图中温度飘移的技术瓶颈。动态、实时地观察艾灸足三里激发的远端体表热像改变,从热区变化和时程变化两方面寻找规律,并从体表血流量、代谢、深层组织功能活动几方面初步探讨热效应出现的机制。本研究还首次提出穴位对整体的作用可能有一种"靶向效应"突破了寻找肢体穴位-躯体部位之间的"线性联系"这一传统思维模式,为经络研究开拓新领域,对针灸学发展将有重大意义。

项目摘要

本研究采用红外热像技术观察艾灸足三里、合谷、阳陵泉对健康人、慢性胃炎、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及贝尔麻痹患者的即刻效应,确立了人体健康状态及病理状态的红外热像表现和规律;发现艾灸对穴位,不论是足三里、阳陵泉还是合谷,首先表现为人体整体循环的改善。在体表表现为血管性热区温度增加(浅表血管的循环改善),在内脏也可以看到血管的扩张和循环的改善(动物实验证实)。其次还有一定的特异作用,例如合谷对口唇的升温作用。本项目中更加明确了足三里、阳陵泉、合谷的效应部位,但是没有观察到穴位和效应部位之间有直接的线性联系,故提出:经络是古人为了说明穴位和效应部位而画出的示意图、关系线,类似流程图中的线条和箭头,而非实质性的线。经络研究应该着眼于穴位和部位之间的关系上去考量。本研究还进行了艾灸足三里、阳陵泉治疗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其与体表热效应的相关性研究,发现艾灸改善症状的同时,对异常的红外热图也有一定改善。本实验中对健康人艾灸足三里、合谷来观察面部热区的反应时间,发现艾灸足三里和合谷在面部的达峰时间为10分钟左右,超过此时后继续艾灸也不再引起温度的持续升高。为灸量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果:1、提出了经络是穴位和效应部位之间的关系图,而非实际线段,对经络研究应该转换思路。.2、发现正常人体的热区分布是一种生理性分布,是普通的生物现象而不是经络线的表现。.3、发现艾灸本质上是改善人体的整体循环,而且是全身性的,包括体表和内脏。此外,发现了不同的穴位在效应部位上有一定特异性。例如合谷可以使口部升温,机制有待进一步明确。.4、从艾灸热效应的达峰时间推测调节途径为神经内分泌渠道。.5、发表SCI论文2篇,medline论文2篇;2次获得针灸学会学术交流优秀论文;相关内容获得全军医疗成果3等奖、解放军总医院医疗成果2等奖。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22
2

聚酰胺酸盐薄膜的亚胺化历程研究

聚酰胺酸盐薄膜的亚胺化历程研究

DOI:10.3969/j.issn.1005-5770.2022.09.012
发表时间:2022
3

粘土矿物参与微生物利用木质素形成矿物-菌体残留物的结构特征研究

粘土矿物参与微生物利用木质素形成矿物-菌体残留物的结构特征研究

DOI:
发表时间:
4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超声红外热图像分类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超声红外热图像分类

DOI:
发表时间:2021
5

西藏尼木地区遥感数据地温反演与地热异常预测

西藏尼木地区遥感数据地温反演与地热异常预测

DOI:10.16509/j.georeview.2021.08.023
发表时间:2021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microRNA155靶向P2X7介导艾灸足三里穴位皮肤免疫激活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

批准号:81774437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尹海燕
学科分类:H3118
资助金额:5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TRPV1和TRPV2介导艾灸热效应的分子学机制

批准号:81072874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杨智杰
学科分类:H3118
资助金额:3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艾灸足三里、关元、命门三个保健要穴延缓衰老机制的差异性研究

批准号:81260528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赵彩娇
学科分类:H3107
资助金额:54.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从“腓总-孤束核-迷走”神经通路研究艾灸足三里穴对胃黏膜损伤的修复机制

批准号:81303050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彭亮
学科分类:H3118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