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萎缩侧索硬化发病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030019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资助金额:210.00
负责人:樊东升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北京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4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4-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汪凯,邓敏,郑厚峰,鞠晓东,程怀东,唐璐,张华纲,张运,卫玲
关键词:
突变ALS基因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连锁分析
结项摘要

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是一致死性神经变性病,遗传在发病中起关键作用。国际上已鉴定8个家族ALS(FALS)致病基因,但仅占总发病的3-10%;GWAS研究发现UNCl3A、DPP6、FGGR、ITPR2、ELP3等5个易感基因与散发ALS(SALS)相关,而中国人群ALS的遗传学研究近乎空白。本课题旨在建立的含1560例SALS、87个FALS家系遗传资源库基础上,用已建立的已知基因(SOD1、Alsin、SETX、Dynactin、VAPB、ANG、TDP43及FUS)筛查体系,进行中国人群基因突变筛查,绘制突变图谱;探讨基因型与临床表型关系;以2个已排除全部致病基因的大家系为对象,进行全基因组扫描、连锁分析等鉴定新的ALS致病基因;采用优化两阶段研究策略,对2000对SALS病例及匹配对照进行GWAS分析,以期找到与中国SALS相关的易感基因,结果对诠释ALS遗传机制及防治有重要意义

项目摘要

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是一种累及脊髓前角细胞、脑干运动神经核及锥体束,具有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并存的慢性退行性神经疾病。它与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多系统萎缩等统归于神经系统变性病,是一组紧随心脑血管病、癌症、糖尿病之后排位第四的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本课题在过去的4年中,致力于:.1)建立了一个含3000余例SALS和230余个FALS家系队列的患者资源库,包括完整的临床资料、流行病学、随访监测、家系资料、遗传图谱及生物组织样本等完整的临床遗传资源数据库系统,为ALS的研究保存和提供重要的遗传资源。.2)建立ALS常见已知致病基因筛查平台SOFT(SOD1、TARDBP及FUS基因),以及近年来热点研究基因(ATXN2,C9orf72),测定约1000例SALS中等长度扩增,与欧美人群对比分析中国人群特征;对新近欧美人群发现最常见C9ORF72基因突变进行对比分析:在FALS中未发现阳性,与欧美极高阳性率有非常明显差异;在超过1000例SALS中仅检出3例突变,且表观遗传研究提示与欧美人群无关;探讨ARHGEF28和SQSTM1两个新基因在中国人群特征。绘制中国人群的ALS基因突变图谱,探讨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关系,得出中国人群ALS各指标的准确数据。.3)采用两阶段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策略,寻找ALS的易感基因,比较西方人群和中国人群在易感基因位点上(rs3849942,rs13048019,rs1541160等)的基因频率和相关临床表型差异,利用1000余例ALS对已报道相关位点(rs1801133, rs1801131, rs1805087, rs1801394, rs10260404, rs3849942, rs1541160, rs2306677, rs4363506, rs6700125, rs6690993)进行验证,均未发现统计学意义。.4)针对中国人群ALS致病基因/易感基因进行其功能研究;发现白藜芦醇对提高能量代谢水平,维持细胞活性有重要作用,抑制Sirt 1有促前体细胞向运动神经元分化作用,并对TARDBP编码的TDP43功能进行了研究。.5)在发现新基因过程中,F37家系研究发现NEFH为致病基因:已完成突变检测及疾病共分离;并在一个新收集家系中首次在中国发现DCTN1基因突变,且该突变为迄今未报道的新突变【整理中】。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OI:
发表时间:
2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OI:10.3969/j.issn.1673-1689.2021.10.004
发表时间:2021
3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DOI:10.19713/j.cnki.43-1423/u.t20201185
发表时间:2021
4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DOI:
发表时间:2018
5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DOI:10.16383/j.aas.2016.c150880
发表时间:2016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miRNA在肌萎缩侧索硬化发病机制中的研究

批准号:81371394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商慧芳
学科分类:H0912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线粒体自噬在肌萎缩侧索硬化发病中的作用及其表观遗传学机制研究

批准号:81671241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陈晟
学科分类:H0912
资助金额:5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能量代谢在肌萎缩侧索硬化发病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

批准号:31171048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邓敏
学科分类:C0904
资助金额:5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胶质细胞在肌萎缩侧索硬化(AL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批准号:30672203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张俊
学科分类:H0911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