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适配体电化学传感器研究黄体酮检测新方法

基本信息
批准号:21605029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0.00
负责人:刘冰倩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贵州大学
批准年份:2016
结题年份:2019
起止时间:2017-01-01 - 2019-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王贞超,钟杭,张健飞,郑开敏,仲冉
关键词:
黄体酮核酸适配体临床检测食品安全检测电化学传感器
结项摘要

Aptamer-electrochemical sensor is a newly developing technique for various promising applications including clinical diagnosis, environmental detection and food security. Importantly, screening and designing the sensitive signal conversion patterns act as the key factor to the Building 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 method. Aptamer, as target recognition element, posse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selectivity and cheap. And it holds great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 method. The aim of the project is to design multifunctional aptamer, which could be used as electrochemical sensing probe to establish new method and technology of progesterone detection. Detailedly, the project consisted of the following issues: (i) to construct a new competitive aptamer-electrochemical sensor for the monitoring progesterone based on tyramine signal amplification technique; (ii) to explore multiple signal-amplified aptamer-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 strategies by coupling competitive-type displacement reaction mode with substrate catalytic cycle; (iii) to explore a new aptamer-electrochemical sensor based on trigger signal transduction model coupled with visual inspection analysis method. More importantly, this project will provide a useful tool for various scientific research fields relating to national production and public security (e. g. agricultural and animal husbandry production, food safty analysis, clinical diagnosis, etc.).

基于适配体电化学传感探针的检测技术已经在临床诊断、环境检测和食品安全等诸多领域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筛选出性能优异并设计灵敏的信号转化模式是构建电化学检测方法的关键所在。适配体作为目标识别元素具有高选择、低廉等特点,展现出应用于电化学检测方法中的巨大潜能。本项目将设计多功能适配体作为电化学传感探针,建立对黄体酮检测的新方法和新技术。具体内容:(1) 建立以酪胺信号放大技术为信号增强策略的新型竞争型适配体电化学传感分析方法;(2) 建立基于竞争置换模式和底物催化循环放大的新型适配体电化学传感分析方法;(3) 建立基于触发型信号转导模式,并联合可视化检测的新型适配体电化学传感分析方法。本研究成果有望在我国食品安全分析和临床检测等国民生产和公共安全密切相关的科学领域发挥重大的作用。

项目摘要

灵敏和快速实现复杂体系中有害物质(如:汞离子、亚硝酸根离子等)和人体生物分子(如:黄体酮、三磷酸腺苷、甲胎蛋白等)检测在临床诊断、环境监测和食品安全等诸多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电化学传感分析方法以其优异的特性成为临床诊断、环境检测和食品安全等诸多领域中的检测利器。信号转导/捕获模式及信号放大对于电化学传感体系的构建至关重要。本项目将新型信号转导/捕获模式偶联信号放大技术引入至检测平台建立一系列传感检测新技术和新方法。具体内容:(i)基于目标触发DNA酶串联体释放的DNA电化学传感体系用于黄体酮的检测研究;(ii)基于酶诱导芬顿反应偶联邻苯二胺氧化的电化学免疫传感体系用于甲胎蛋白的检测研究;(iii)基于便携式血糖仪的均相DNA传感器检测汞离子;(iv)基于核酸酶辅助循环信号放大策略的无标记均相DNA传感体系用于黄体酮的检测研究;(v)基于无标记DNA酶的均相传感体系用于亚硝酸根的快速检测研究。该项研究实现了对水体及加标血清样品中汞离子、亚硝酸根、甲胎蛋白及黄体酮的初步检测应用,为进一步商业化提供理论依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全模式全聚焦方法的裂纹超声成像定量检测

基于全模式全聚焦方法的裂纹超声成像定量检测

DOI:10.19650/j.cnki.cjsi.J2007019
发表时间:2021
2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DOI:10.3785/j.issn.1008-973x.2022.05.013
发表时间:2022
3

人工智能技术在矿工不安全行为识别中的融合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在矿工不安全行为识别中的融合应用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19.01.002
发表时间:2019
4

面向工件表面缺陷的无监督域适应方法

面向工件表面缺陷的无监督域适应方法

DOI:
发表时间:2021
5

不同pH值下锑(V)对大麦根伸长的毒性及其生物配体模型的构建

不同pH值下锑(V)对大麦根伸长的毒性及其生物配体模型的构建

DOI:10.7524/AJE.1673-5897.20200216001
发表时间:2020

刘冰倩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21864007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动力学竞争”的普适型适配体比率传感新方法及分子作用机理研究

批准号:21605138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杜衍
学科分类:B0404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基于核酸适体的光致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

批准号:20905040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张晓茹
学科分类:B0404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空肠弯曲菌适配体探针筛选及检测新方法研究

批准号:31301460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薛峰
学科分类:C2008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基于适配体的纳米酶催化调控及其对食品农药残留检测新方法研究

批准号:31760486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吴远根
学科分类:C2008
资助金额:39.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