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胺D1/D3受体不仅自身具有舒张血管、利尿排钠降血压作用,它还和其它受体发挥交互作用。刺激D1/D3受体可抑制儿茶酚胺释放、抑制α-受体介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血管收缩作用;并能抑制肾素分泌、抑制肾脏AT1受体的表达和功能;高血压状态下这些相互作用发生异常。我们推测D1/D3受体可能对不同组织器官(血管、肾脏、心脏)的α/β?-、AT1受体介导的升血压发挥抑制作用,该作用受损参与了高血压的发生过程。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发现GRK4活性增强是高血压肾脏D1受体、AT1受体功能异常的原因,鉴于GRK4对不同的受体发挥完全相反的影响(D1受体磷酸化增加、AT1受体磷酸化下降),我们推测:GRK4可能通过损害D1/D3受体功能,解除了其对α/β1-、AT1受体的抑制作用,间接增强了这些受体表达和功能。这些问题的解决有望从受体间作用角度再认识α/β1-、AT1受体异常的原因,丰富高血压发生学理论。
机体是一个稳态系统,稳态失衡是高血压发生的重要机制。在这些调控因素中G蛋白偶联受体(GPCR)发挥重要的作用;高血压状态下,GPCR受体磷酸化是影响受体功能的重要因素。在调控GPCR磷酸化的两大类激酶中,由于高血压状态下PP2A的活性并没有改变,我们将研究重点集中在G蛋白相关激酶(GRK)4上,我们提出“GPCR之间的功能平衡对维持正常的血压至关重要,其稳态失衡是高血压产生的重要机制;GRK4通过影响GPCR的磷酸化导致其稳态失衡,干预GRK4可发挥降血压作用”。.在既往多巴胺受体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发现多巴胺受体内部不同受体亚型之间具有协同作用,此外,它还通过抑制升血压受体的表达,如:肾脏和血管AT1受体、血管胰岛素受体,发挥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排钠利尿作用,进一步强化降血压效果;高血压状态下,由于这些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丧失或受损,导致了高血压的发生。.除同一组织器官不同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外,我们基于“口服钠盐饮食产生的利尿排钠作用远高于静脉灌注相同量的钠盐”的生活现象,提出了胃-肾促尿钠排泄轴的概念,发现胃-肾促尿钠排泄轴主要通过多巴胺和胃泌素完成。两个受体协同作用受损是胃-肾促尿钠排泄轴调控血压丧失的重要原因。.我们建立了GRK4变异体A142V、A486V和R65L小鼠,发现A142V小鼠为显性高血压,A486V和R65L小鼠为盐敏感性高血压。在既往GRK4对多巴胺受体调控的基础上,我们发现GRK4同样可以导致内皮素B型受体、脂联素受体的过度磷酸化,从而损伤了它们介导的利尿排钠作用。有趣的是,我们发现GRK4作为磷酸化受体却导致了肾脏/血管AT1R的去磷酸化,其原因与GRK4与AT1R的连接程度减轻有关。此外,GRK4还可以入核,通过影响HADC1活性,影响AT1R的表达。用超声微泡携带GRK4 siRNA在降低肾脏GRK4表达的同时,改善高血压大鼠肾脏尿钠排泄、降低血压水平,伴有多巴胺、AT1受体功能恢复。.人群研究发现GRK4不仅影响血压水平,它还影响血压的特性,GRK4变异体携带者应用AT1R阻断剂疗效更好。.综述所述,我们的研究显示GPCR受体之间的稳态平衡对维持正常血压具有重要意义,GRK4表达和活性增加时导致该稳态失衡的重要因素,抑制GRK4表达可以发挥降血压作用,提示GRK4可能成为降血压药研发的新靶点。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F_q上一类周期为2p~2的四元广义分圆序列的线性复杂度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Long-term toxic effects of deltamethrin and fenvalerante in soil
人β防御素3体内抑制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内植物生物膜感染的机制研究
Application of ( G '/ G ) Expansion Method for Solving Schrödinger’s Equation with Three-Order Dispersion
阿片受体和苯环立啶受体在高血压病发病和治疗中的作用
抗AT1受体自身抗体在克山病室性心律失常和猝死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
尼古丁受体和多巴胺受体的相互调节及其在尼古丁成瘾中的作用
TSPO通过VDAC1/NF-κB途径对肾脏AT1受体的调控在高血压发生中的作用研究